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
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
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
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
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
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
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怀念之情深切的画面。"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表达了在春天到来的时节,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尤为迫切,但这种孤独和空虚感,却是谁也无法弥补的。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设定了一种哀婉的情绪。
接下来,"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则描绘了一个春日景象:花瓣随风飘落,而寒冷的食物也已被带走,这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隐喻。同时,云层笼罩着远方的楚山,使得那边的世界变得遥不可及。这两句通过具体景象的描绘,深化了前两句的情感。
"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则是对梦境的描述。诗人在梦中寻觅所思之人,但梦终究只是梦,那种执着和追求又带有一丝无奈。而"鬓"一词,则让人联想到岁月流逝,头发渐渐变白,这里的"易凋"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则是诗人的自问与自答。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明月和自己为伴,而站在水边的桥上,这份孤独似乎也变得无所谓了。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不免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淡定。
整首诗通过春日景象、梦境以及夜晚独处的情形,构建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有唐代特有的豪放与婉约,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