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缥缈散花台,祇苑初传鹦鹉杯。
岛上一珠悬照乘,江中双树辨如来。
林开碧嶂孤城转,水合青天两岸回。
已泛仙槎逃苦海,欲乘灵气望蓬莱。
烟波缥缈散花台,祇苑初传鹦鹉杯。
岛上一珠悬照乘,江中双树辨如来。
林开碧嶂孤城转,水合青天两岸回。
已泛仙槎逃苦海,欲乘灵气望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的壮丽景象与超凡脱俗之感。首联“烟波缥缈散花台,祇苑初传鹦鹉杯”以烟波与花台起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紧接着“祇苑”与“鹦鹉杯”的引用,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
颔联“岛上一珠悬照乘,江中双树辨如来”通过“一珠”与“双树”的对比,展现了海珠寺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地位,仿佛是江中的一颗明珠,又似是江边的两棵圣树,象征着佛法的光辉与指引。
颈联“林开碧嶂孤城转,水合青天两岸回”进一步描绘了海珠寺周围的自然景观,碧绿的山峦与清澈的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尾联“已泛仙槎逃苦海,欲乘灵气望蓬莱”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仙槎”与“蓬莱”的意象,寄托了对理想世界和精神自由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海珠寺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世间有一乐,富贵非所论。
纷华及盛丽,宁复过大伦。
椿萱秀迟暮,棠棣明阳春。
熙台净无滓,盎然和气臻。
此事众所慕,欲求渺无因。
美哉徐氏子,独尔钟其门。
鹤发被台背,高堂具二亲。
丹桂联清芳,籍籍难弟昆。
春酒介眉寿,埙篪奏南薰。
怡然大块中,煦煦全天真。
我家在金华,居近赤松侧。
赤松有山人,云是蓬壶客。
服食惟紫霞,叱咤起白石。
至今千载下,在在存遗迹。
春暮桃源深,天空海云碧。
几欲叩其门,奈此尘凡隔。
飘飖紫阳生,灵台湛虚寂。
弹指惊鬼神,妙用麾霹雳。
沧洲与赤城,乘鸾恣游适。
真侣会因逢,烦君致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