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防未然,已病更须学。
不躁是良剂,忘思郎勿药。
饮食男女间,贤圣工夫约。
寄语安身人,勿为病所缚。
君子防未然,已病更须学。
不躁是良剂,忘思郎勿药。
饮食男女间,贤圣工夫约。
寄语安身人,勿为病所缚。
此诗《杂诗》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生活智慧跃然纸上。诗中以“君子防未然”开篇,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问题尚未发生时就应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接着,“已病更须学”则指出即使在疾病或困境中,学习和成长也必不可少,体现了对自我提升的持续追求。
“不躁是良剂,忘思郎勿药。”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理智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认为不急躁的态度如同良药,而忘却忧虑则是另一种心灵的疗愈方式。这不仅是在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也是在提倡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生活态度。
“饮食男女间,贤圣工夫约。”这一句将日常生活的琐事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指出即使是平凡的饮食起居,亦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与修为,暗含着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准则的深刻意义。
最后,“寄语安身人,勿为病所缚。”诗人以“寄语”的形式,向那些寻求内心安宁的人发出呼吁,提醒他们不要被外在的困扰所束缚,应当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杂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探讨了个人修养、心理健康、道德实践等多方面的人生课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真谛,在困境中寻找成长,在日常中修炼自我。
剑台北望得双峰,巍然耸出青芙蓉。
彼此相依殊回绝,参差并峙何玲珑。
枯藤屈曲蟠其上,仰看体势如虬龙。
径仄岂容樵牧至,石高时见云霞封。
就中瀑布倚空泻,淙淙声应千林松。
游人到此奇绝处,顿令洞目开心胸。
倚树徘徊不能去,泠然暮色无行踪。
青沟此去知不远,禅关未见先闻钟。
好山无定姿,最喜秋林晚。
云峰似几平,眺望一何远。
邈哉郭河阳,妙笔凌北苑。
玉堂留画幢,旷若陟层巘。
正如湖海士,物外得嘉遁。
又如蕴藉人,含意独深稳。
为吟画中山,秋入新诗本。
遥知石桥边,有人方策蹇。
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
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
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
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
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
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
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
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叹离情一往一重来,可似海门潮。
已千秋期许,十年建立,两地忧劳。
又道如形伴影,彼此不容招。
底事扁舟上,回首迢迢。
待向梅关北去,倩宾鸿寄语,云阔天高。
想闻声欲下,转眼失鹪鹩。
更有时、连床续梦,怕冰霜、折断岁寒梢。
晨钟起、添些风雨,相助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