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
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书籍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他个人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形象。"散尽千金买尽书"表明诗人不惜重金收集书籍,满足自己的阅读欲望。"短檠雨夜趁三馀"则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雨夜里,手执灯笼,步履匆匆地前往友人的住处,可能是为了讨论学问或借阅书籍。
"相如自倚多文富"中的“相如”是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文采丰富。"不问家无担石储"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他不问家庭是否有积蓄,只关心学业和文学上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和个人才华的自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学术与文学的高洁情操。
花信频催,二十四番,雨飘风洒。
多情最是风流,杨柳瘦腰一把。
树犹如此,何况人倚阑干,游丝和梦愁牵惹。
泪断锦回文,借乌丝重写。姚冶。
玉人应在,燕子楼中,湘帘垂下。
记得青鬟,微笑红牙轻打。
而今寂寞,空想院落秋千,几时再驻墙头马。
蓦听杜鹃啼,道东君归也。
朅来髯客江东,楼船把袂波如练。
长篇短咏,抽毫伸纸,乌丝蚕茧。
七子菁英,六朝金粉,风流非远。
任青鞋布袜,穷关塞,名山乔岳游踪遍。
行笈图书数卷。几悲歌、黄金台畔。
探奇禹穴,临池兰渚,声华早擅。
雪苑开樽,旗亭观伎,词场消遣。
问相如可有,临邛重客,子虚谁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