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月下有怀》
《秋宵月下有怀》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iāoyuèxiàyǒu怀huái
táng / mènghàorán

qiūkōngmíngyuèxuánguāngcǎizhān湿shī

jīngquèwèidìngfēiyíngjuànlián

tínghuáihányǐngshūlínchǔshēng

jiākuàng
wàngwàngkōngzhù

注释
沾:润湿。
栖:栖息。
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杵:春米、捣衣用的棒槌。
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望望:望了又望。
伫立:久久站立。
翻译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明中的静谧画面,表达了诗人独自徘徊于秋宵之下,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两句,写出了秋天清澈的月亮,它的光辉洒落在露水上,形成了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景象。

接着是"惊鹊栖未定,飞萤捲帘入",诗人用惊起的乌鸦和扑闪的萤火虫来渲染夜晚的寂静与神秘,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情感氛围。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则是描绘了家园中的庭院里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以及远处传来的捣衣石的声音,这些都是秋夜特有的景象和声音,让人感到一种凄清与孤寂。

最后,"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悲凉的夜晚,对远方亲友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笔触,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秋思与独白,让人在阅读中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冷而又温暖的情愫。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0)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0)

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0)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0)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夜已三更。
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0)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