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爱古调,游人爱乔木。
耿耿抱幽情,悽冷胜秾缛。
独怜南濠上,凿池双碧玉。
前后五先生,游赏寄濠濮。
高垒七子抗,馀波三家逐。
圃废垣亦颓,强邻或骑屋。
我来理荒秽,侵地一朝赎。
高咏不可闻,馀此老柳秃。
何幸免蠹朽,兼得赦樵牧。
如对耆旧人,齿衰风趣足。
疏浚发清莹,僵干吐柔绿。
晨引翡翠下,暮来子鹅浴。
翼翼抗风轩,后生荐泉菊。
喜见大雅材,文献有嗣绩。
诗人爱古调,游人爱乔木。
耿耿抱幽情,悽冷胜秾缛。
独怜南濠上,凿池双碧玉。
前后五先生,游赏寄濠濮。
高垒七子抗,馀波三家逐。
圃废垣亦颓,强邻或骑屋。
我来理荒秽,侵地一朝赎。
高咏不可闻,馀此老柳秃。
何幸免蠹朽,兼得赦樵牧。
如对耆旧人,齿衰风趣足。
疏浚发清莹,僵干吐柔绿。
晨引翡翠下,暮来子鹅浴。
翼翼抗风轩,后生荐泉菊。
喜见大雅材,文献有嗣绩。
这首诗是清代张之洞所作的《忆岭南草木诗十四选二(其二)南园老柳》。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南园老柳的深深喜爱和感慨。他赞赏老柳的朴素幽深,虽身处凄冷环境,却依然坚韧不屈,象征着历尽沧桑的高尚品格。诗人回忆起前贤在此游赏的往事,如七子抗高论,三家余波,尽管园林破败,但老柳犹在,见证了历史的流转。
诗人感叹自己能修复这片荒芜,使老柳得以免于蛀朽和樵牧之苦,犹如面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虽然年迈但风度犹存。经过疏浚,老柳焕发新生,引来翡翠栖息,子鹅戏水,生机盎然。诗人欣喜地看到老柳展现出大雅之才,成为文献传承的象征,寓意着文化传统的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园老柳的变迁,寓言了人生的兴衰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