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已无馀事,坡诗信手翻。
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
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
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食已无馀事,坡诗信手翻。
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
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
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中国文学巨匠苏轼(东坡)诗歌风格的品评与反思。首句“食已无馀事”表达了诗人闲暇之余的惬意,似乎在暗示对苏轼诗歌的深入研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乐趣。接下来的“坡诗信手翻”描绘了诗人翻阅苏轼诗歌时的随意与欣赏,显示出对其作品的熟稔。
“飘零落蛮蜑”可能暗指苏轼诗歌中流露出的孤独飘零之感,以及他对边远蛮荒之地的关注,这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形成对比。“收拾重玙璠”则表达了诗人对苏轼诗歌中深藏不露的智慧和价值的珍视,喻其如宝玉般珍贵。
“未易穷关键”意味着理解苏轼诗歌的深层含义并非易事,需要深入探究,“才能味语言”则强调只有具备一定的才情和理解力,才能真正领略其语言之美。最后两句“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诗人提出将苏轼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古代诗人相提并论,表明他希望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三位诗人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苏轼诗歌的独特见解,既赞赏其才华,又揭示了阅读与理解的深度,体现了赵蕃作为古诗词鉴赏专家的独到眼光。
垂柳千丝,熏风十里,韶华在眼轻抛。
锦额重帘,等閒时见花梢。
连天晴碧王孙怨,衬斜阳、窣地春袍。
荡波心、桥卧长虹,环翠周遭。
清愁不断朱颜改,只青山识我,依旧娇娆。
猿臂残年,壮怀谁念骠姚。
荒烟蔓草铜驼泣,悔相逢、解佩江皋。
想灵均、独抱芳馨,兰蕙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