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州送江少卿》
《徐州送江少卿》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

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

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

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

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

登临未云压,谈笑方自适。

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

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sòngjiāngshǎoqīng
sòng / zhé

shēnxiǎoqīngzhōu

fānkāisòngyuǎnchéngzhuǎngāotáiméi

rényǒngzhānwàngguīcāng

gōngláichūshìfēngsuìduōmài

língqīngfēngfāngzūnduìjiā

dēnglínwèiyúnyàntánxiàofāngshì

cháotíngniànlǎoqīng

fēngliújiāngshānràoguānzhái

注释
夜雨:深夜的雨。
泗河:河流名,位于中国山东省。
晓日:清晨的太阳。
轻舟:小船。
帆开:船帆张开。
城转:城楼随着视线转动。
永瞻望:长久地眺望。
归意:归乡的心愿。
牟麦:丰收的麦子。
铃阁:官署中的铃阁。
芳樽:美酒的杯子。
谈笑:轻松交谈。
黧老:年老的官员。
清剧:清闲繁重的事务。
江山:自然景色和国家象征。
官宅:官员的住所。
翻译
深夜的雨落在泗河上,拂晓时分小舟启程轻装出发。
船帆展开,送别客人渐行渐远,城楼随着视线消失在远方。
居民长久地眺望,归心急切,为何如此匆忙。
您到来时一切安好,丰收之年满是丰收的麦田。
铃阁中吹过清风,美酒佳肴款待尊贵的宾客。
登高望远,谈笑风生,心情舒畅。
朝廷挂念着我们这些老臣,官署空闲,事务不多。
如何寄托这份风雅情趣?唯有环绕官邸的江山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徐州送江少卿》,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江少卿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夜雨中的泗河、晓日轻舟出发,展现了离别的凄清与匆忙。"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表达了诗人目送友人渐行渐远,直至城郭隐没于视线之外的深情。接着,诗人感慨居者对离去者的长久思念,以及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

诗中还提及了丰年的丰收景象——"丰岁多牟麦",这是对当地百姓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宴席上,诗人与江少卿欢饮畅谈,"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气氛轻松愉快。然而,诗人也透露出自己即将离开官职的失落感,"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暗示了他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江山环绕其官宅作结,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政事的忧虑,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情感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送吕教授还临川

黄金作台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

东风吹雪满衣襟,却赋长歌送行客。

辽东之山医巫闾,六月五月雪不除。

昨朝遣使降香去,五尺冰上行飞车。

知君江上惯舟楫,快马如龙亦徒设。

束取来时一卷书,还向江波对明月。

我本蜀人随水来,结屋与子相邻隈。

白发京尘不归去,临风相送兴悠哉。

(0)

题汪华玉子昂兰石·其二

参差不可吹,纫佩寄远道。

遂令如石心,岁晚永相好。

(0)

送抚郡经历海朝宗调官

馆阁论思拜命新,风云近接属车尘。

受釐宣室多清夜,奏赋甘泉是暮春。

雨过落花行处少,日移高树坐来频。

知君此日行吟思,骢马封章又避人。

(0)

玉隆宫所藏宋乾道宸翰云壑二字

昔者云归壑,天章自九重。

日华常映凤,山气尽成龙。

俯仰遗陈迹,高深俨德容。

飘然化春雨,结想在高松。

(0)

次韵杜德常典签秋日西山有感二首·其一

落日龙舟山下回,寺门依旧对山开。

霜凋碧树烟生草,从此频伤八月来。

(0)

息斋竹

紫貂早解猎围骖,一棹夷犹雪满簪。

山雨欲来春树暗,尽将情思写江南。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