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拟出山访故人,松门观鹤每逡巡。
自閒白社荷衣老,不是黄农木食民。
秋夜小亭怀蚬子,西风磐石梦驴唇。
真成独往空千古,一抹溪光姓字沦。
数拟出山访故人,松门观鹤每逡巡。
自閒白社荷衣老,不是黄农木食民。
秋夜小亭怀蚬子,西风磐石梦驴唇。
真成独往空千古,一抹溪光姓字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与追求。首联“数拟出山访故人,松门观鹤每逡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山外世界的渴望,以及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次联“自閒白社荷衣老,不是黄农木食民”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不同于世俗的生活方式,他以简朴为乐,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接着,“秋夜小亭怀蚬子,西风磐石梦驴唇”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秋夜的小亭里,诗人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西风吹拂磐石,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梦中的驴唇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遐想。最后,“真成独往空千古,一抹溪光姓字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理解,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姓名也显得微不足道,唯有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才是永恒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閒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