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行》
《客行》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

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

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

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0)
翻译
上山又下山,忧虑绵延千里万里。
暮色降临,树影斑驳在古老的桥上,秋雨滴落在孤独的旅馆中回响。
眼前的路,无论是南向北还是东向西,都是江边的小舟所经之道。
世人看重金银财宝,没有金银的人只能空怀壮志远游他乡。
注释
上山:登山。
下山:下山。
愁:忧虑。
树色:树影。
野桥:古老的桥。
暝:傍晚。
雨声:雨声。
孤馆:孤独的旅馆。
秋:秋天。
南北:南北方向。
眼前道:眼前的道路。
东西:东西方向。
江畔:江边。
舟:小船。
世人:世人。
重:看重。
金玉:金银财宝。
无金:没有金银。
徒:空。
远游:远行。
鉴赏

诗中“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两句,表达了诗人远游中的情感状态,每一次的登高望远都伴随着深深的忧愁和思念。这种愁绪之情,与行走的距离成正比,愈行愈远愈增添愁绪。

“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写出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这里的“树色”指的是落叶满地,给人以萧瑟之感;“野桥”和“孤馆”则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独的氛围,而“暝”字形容暮色中带来的阴沉与寂静。“雨声”加深了秋天的寥落感,让人不禁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清。

“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两句,从空间上扩展了诗人的视野。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道路就在眼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江水和行舟。这不仅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广阔景象,也映射出其内心的渴望与自由。

最后,“世人重金玉, 无金徒远游”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清高。面对世人追求的物质财富,如金玉等珍宝,诗人却选择了无所谓的态度,用“徒”字强调了其轻松愉悦的旅行状态,不为物欲所羁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谢孙状元寒食见赠

一首状元诗,封来到竹扉。

读留寒食烛,拜换道家衣。

誉过心无愧,酬迟礼转非。

闲思播琴里,谁更会玄微。

(0)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一

彩笺一轴敌琼瑰,喜见亲题手自开。

远胜浣花人寄到,贵从视草客分来。

百张重叠霞初卷,十色参差锦乍裁。

红药篇章方雅称,老夫无用拟封回。

(0)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二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

(0)

送刘烨大著移任龙门知县

天上书先梦里传,到施仁政减春寒。

尚虚鳌岭神仙任,暂作龙门父母官。

愁闷岂惟增假寐,笑谈直恐绝真欢。

不缘潦倒长相逐,免得离情有万端。

(0)

送王专李安赴举

同解约同歧,情怀独若为。

问愁离郡早,留恐到京迟。

岁晚催行计,时丰省举资。

前春浑化去,莫忘野人诗。

(0)

村居述怀

布褐楮皮冠,朝昏信自然。

眼明山雨后,发乱晚风前。

鹤病生闲恼,僧来废静眠。

自知慵懒性,至死岂能悛。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