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搜携伴窥山腹,鬼斧神工眩心目。
鼋鼍之窟蛟龙宫,飞仙羽客纷游踪。
岿然足山当湖冲,上有古刹淩空蒙。
登峰放眼渺无际,浮乾荡坤开心胸。
秋云明净秋飙爽,三万六千平入掌。
水天相接涵虚无,点点青螺波下上。
莫向桃源问仙谷,石床丹灶在幽瞩。
谁道竹山无足奇,竹山之奇在山足。
冥搜携伴窥山腹,鬼斧神工眩心目。
鼋鼍之窟蛟龙宫,飞仙羽客纷游踪。
岿然足山当湖冲,上有古刹淩空蒙。
登峰放眼渺无际,浮乾荡坤开心胸。
秋云明净秋飙爽,三万六千平入掌。
水天相接涵虚无,点点青螺波下上。
莫向桃源问仙谷,石床丹灶在幽瞩。
谁道竹山无足奇,竹山之奇在山足。
这首诗描绘了竹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以“冥搜携伴窥山腹”开篇,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与伙伴同行的喜悦。接着,“鬼斧神工眩心目”一句,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山中奇异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鼋鼍之窟蛟龙宫,飞仙羽客纷游踪”描绘了山中可能存在的神秘生物与仙人的踪迹,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而“岿然足山当湖冲,上有古刹淩空蒙”则展现了山的雄伟与古刹的庄严,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登峰放眼渺无际,浮乾荡坤开心胸”表达了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开阔视野与心灵的解放,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带来的精神愉悦。接下来,“秋云明净秋飙爽,三万六千平入掌”描绘了秋天的清爽与宁静,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握在手中,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水天相接涵虚无,点点青螺波下上”则是对水面与天空交融的生动描绘,以及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最后,“莫向桃源问仙谷,石床丹灶在幽瞩。谁道竹山无足奇,竹山之奇在山足。”诗人以桃源的典故引出对竹山独特魅力的赞叹,强调了竹山的奇景不仅在于其表面,更在于深入探索后的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竹山的自然美景与神秘气息,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佳作。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军人奉役本无期,落叶花开总不知。
走马城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
结发事疆场,全生俱到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亡。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空馀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