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涂歌里咏喧,鹑衣百结过苏天。
九重亲擢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
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镇闽川。
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
春暖涂歌里咏喧,鹑衣百结过苏天。
九重亲擢公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
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镇闽川。
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迁往新的任所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期许。
“春暖涂歌里咏喧”一句,以春天的温暖和花开的声音为背景,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鹑衣百结过苏天”则通过比喻,将官员的迁移活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仿佛鸟儿在空中自由穿梭。
“九重亲擢公为此”表明这次调动是由皇帝亲自决定的,而“百姓皆云我自然”则表现了民众对官员的推崇和信任,认为其如同天然之物般得当。
“五马重来寻墨沼,一麾又去镇闽川”两句,通过描写官员乘坐的车马行进的情景,展现了其职责所在及未来将要镇守的地方。这里,“墨沼”和“闽川”都是地名,不仅指明了地点,也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庙堂相位犹虚左,已筑沙堤在日边”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祝愿。这里的“庙堂”可能是指官员将要到达的新任所在,而“相位犹虚左”表明位置尚不稳固;“已筑沙堤在日边”则是一种美好憧憬,希望朋友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坚实的防线,象征着事业和地位的巩固。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表现了送别时的不舍,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安稳与成功的美好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