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其二》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其二》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律诗

仕路莫踰科举捷,生涯赖有父书存。

极知世事宜酬应,但得工夫更讨论。

一旦风云滋笔力,九天雨露沛君恩。

归来了却为儿愿,碑刻封题记某坟。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作品,题目为《次舍侄尊谦韵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看法,认为科举考试是晋升官场的重要途径,而家庭的书香教育也给予他生活的支撑。诗人深知人情世故,认为应酬交际是必要的,但他更愿意抽出时间深入探讨学问,提升自我。

诗中“一旦风云滋笔力”形象地描绘了通过努力和机遇,才华得以施展的情景,“九天雨露沛君恩”则象征着皇恩浩荡,期待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赏识。最后,诗人表达了回归本真,满足于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名声的愿望,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这些成就。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既有对仕途的追求,也有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学识与德行的自我期许。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瑞鹤仙·人生如意少

人生如意少。
谁得似仙翁,身名俱好。
亨衢腾踏早。
驾双旌五马,便居蓬岛。
闽山蜀道。
秉玉节、油幢屡到。
号当今、有脚阳春,处处变愁成笑。
尤妙。
晚陪论道。
密赞调元,虎符重剖。
去劳自保。
奉香火、归来了。
见煌煌甲第,两两龙驹,绿鬓朱颜未到。
是平生、种德阴功,自天有报。

(0)

南乡子·纵棹越溪船

纵棹越溪船。
破浪冲涛到碧湾。
种就长堤千亩竹,无边。
插玉屯云满渭川。
平日乐归田。
不恋荣华不慕仙。
得个容身栖隐处,宽闲。
每日江边理钓竿。

(0)

瑞鹤仙·南州春又到

南州春又到。
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
芳心爱春早。
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
诗人最巧。
道竹外、斜枝更好。
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
回首。
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
闲愁似扫。
记风雪、关山道。
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
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

(0)

瑞鹤仙·残梅飘簌簌

残梅飘簌簌。
看柳上春归,揉条新绿。
娇莺离幽谷。
弄弹簧清响,飞迁乔木。
年华迅速。
叹浮生、流晖转烛。
自春来、每每遨游,多办九霞醽醁。
溪北。
踏青微步,斗草慵眠,锦裀花褥。
铅华簇簇。
歌声妙、间丝竹。
爱一川好处,高山流水,不减城南杜曲。
笑平生、卓地无锥,老来富足。

(0)

木兰花慢·残红吹尽了

残红吹尽了,换新绿、染疏林。
正杜宇催归,行人贪路,天气轻阴。
江亭旧游宴处,但遥山、数叠晚云深。
犹忆佳人敛黛,为予别泪盈襟。
而今。
旅况难禁。
逢胜概、懒登临。
念景熟难忘,情多易感,取次关心。
平明又西去也,望关山、古道马骎骎。
回首当年一梦,笑将浊酒重斟。

(0)

木兰花慢·对轩辕古镜

对轩辕古镜,照华发、短刁骚。
念壮岁心情,平生志气,可笑徒劳。
云中谩夸魏尚,请休论、定远说班超。
总是黄粱一梦,怎如尘外逍遥。
蛮徭。
洞入云霄。
算无分、到仙曹。
愿归隐闽山,来临渭水,葺个云巢。
楼居共、真仙伴侣,又有时、混迹入渔樵。
且恁随缘玩世,帝乡路觉迢迢。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