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征叙怀》
《南征叙怀》全文
唐 / 高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zhēng怀huái
táng / gāopián

wànbīngguòhǎiménshēngjīnbàojūnēn

huízhídàifēngyānjìngqiǎnzhēngyǒulèihén

翻译
大军跨越万里来到海边,此生今日只为报答你的恩情。
等待战争结束的那一天,绝不让征衣上沾染悲伤的泪水。
注释
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驱兵:率领军队。
过海门:渡过海洋。
此生:这一生。
今日报君恩:今天就报答你的恩德。
回期:回归的日期。
直待:直到。
烽烟:战争的烽火。
静:平息。
不遣:不让。
征衣:出征时穿的衣服。
泪痕:泪水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的《南征叙怀》。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自己驱兵远行、跨越海门以报效国家之恩的决心和豪情。"万里驱兵过海门"一句,描绘出了军队跨越遥远的距离,甚至穿越海洋的壮观场景,展现了诗人参与南征的宏大气势。"此生今日报君恩"则表达了诗人要在今天报答君主恩泽的坚定意志。

接下来的两句"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战争结束后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回期”指的是期待归来之日,“烽烟静”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太平,而“不遣征衣有泪痕”则表明诗人希望自己即使在远征的艰苦环境中,也不要让家人因担忧而流下泪水,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和温情。

整首诗通过豪迈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将领对国家忠诚、对战争胜利信心以及对个人生活温馨追求的多重情怀。

作者介绍
高骈

高骈
朝代:唐   字:千里   籍贯:幽州(今北京西南)   生辰: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题阎才元喜雪堂三首·其三

檐角低猥小凭栏,霏霏只合对高寒。

他年认得名堂意,不作销金煖帐看。

(0)

潜经阁

当日先生住一轩,手抄六籍自忘言。

至今遗墨如新写,付与楼居四世孙。

(0)

送别李毅高宣教

堪叹娲皇六叶孙,直将豪武盖诸昆。

黄金散尽身如寄,閒管春风白下门。

(0)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其二

我久无家今谩归,卖田买宅事交违。

填高帮阔为深费,柱小檐低可厚非。

(0)

洗妆池

离宫脂粉尚秾香,人去僧来岁月长。

钟磬咒成功德水,根尘洗尽水清凉。

(0)

岑参醉落魄图

醉里沈思世道危,不堪著眼只攒眉。

空留忠愤声名在,不见招归旧日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