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净慈豁和尚》
《谒净慈豁和尚》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寻师不费草鞋钱,稳住西湖水一湾。

欲识德云真面目,只须终日对青山。

(0)
鉴赏

这首诗《谒净慈豁和尚》是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寻师问道的过程与体验。首句“寻师不费草鞋钱”,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求学之路的经济负担轻盈,暗示了精神追求的内在价值超越物质。接着,“稳住西湖水一湾”运用西湖这一自然景观,象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同时也为下文的哲理思考铺设了背景。

“欲识德云真面目,只须终日对青山。”这两句诗则是全诗的核心,寓意深刻。德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高深的学问或高尚的品德,而“真面目”则强调了对其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只须终日对青山”的比喻,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往往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来领悟,无需外在的繁琐仪式或刻意追求。青山作为自然界的代表,寓意着永恒不变的真理和自然法则,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体悟这些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探讨了求知、修身的主题,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实践智慧与美德,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和胡学士牛首从游之作

寺外山岩石径斜,岩中开士似丹霞。
心涵水月空诸法,坐对寒岩落一花。
清夜潮音翻贝叶,当时云气护袈裟。
匆匆遥望知难觅,归骑联翩拥翠华。

(0)

庐陵陈少傅挽诗(成化四年)

庄靖先生始盖棺,《薤》歌声里路人欢。
填门客散恩何在,负郭田多死亦安。
盐海已无前日利,冰山谁障旧时寒。
九泉若见南阳李,为报罗伦已复官。

(0)

正德中朝士上长沙相公诗(或云长沙见此诗,

才名少与斗山齐,三考中书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0)

题宣和画石榴

金风吹绽绛纱囊,零落宣和御墨香。
犹喜树头霜露少,南枝有子殿秋光。

(0)

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冷泉猿啸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见雌雄共引儿。
惯听山僧朝说法,能随木客夜吟诗。
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帐风寒鹤怨时。
惆怅遗音无处觅,竹鸡啼老野棠枝。
浙江秋涛怒挟西风势未休,滔滔何处觅安流。
青山隔岸分吴越,白浪排空混斗牛。
铁箭有灵来昨日,素车遗恨已千秋。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

(0)

潇湘八景诗(录四首)

潇湘夜雨长空冥冥雨飞急,坐我扁舟浮梦泽。
湘水风生万窍号,昭潭云起千山黑。
旅魂寂历秋灯明,耳根已熟江湖声。
人生多忧亦多情,中宵白发满头生。
洞庭秋月纤云不动金波浮,玉浮万里开清秋。
青山一发渺无际,天影落镜星河流。
中流无人万籁寂,夜深往往鱼龙出。
何人长笛在扁舟,水远天长露华白。
渔村落照湘江雨歇湘山明,千村万落开新晴。
急持袯襫挂屋角,时闻款乃烟中声。
烟中日影交凌乱,晚霞一抹斜阳岸。
网得鲈鱼不入城,柳外旗亭酒堪换。
平沙落雁荒陂日落沙渚黄,新霜十里菰芦苍。
沙平水落云影薄,雁飞漠漠江茫茫。
江寒天远西风急,沙上霜晴爪痕湿。
月明不怪雁奴惊,江湖何处无矰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