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婵媛帝子灵,君山云白竹烟青。
五更凉雨沉秋雁,一叶西风下洞庭。
涕泪尊前孤剑泣,悲歌水上大鱼听。
年来苦作伤心梦,愁向湘川夜夜醒。
天际婵媛帝子灵,君山云白竹烟青。
五更凉雨沉秋雁,一叶西风下洞庭。
涕泪尊前孤剑泣,悲歌水上大鱼听。
年来苦作伤心梦,愁向湘川夜夜醒。
这首清代诗人李稷勋的《丙申南归渡洞庭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湖上行旅的画面。首句“天际婵媛帝子灵”以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嫦娥比喻君山的秀美,展现出洞庭湖的神秘与仙气。接下来的“君山云白竹烟青”进一步描绘了湖光山色的清新,云雾缭绕,翠竹苍茫。
“五更凉雨沉秋雁”写出了黎明时分,秋雨连绵,大雁低飞的凄凉景象,寓含着诗人旅途的孤独和寂寥。“一叶西风下洞庭”则点明季节转换,西风落叶,暗示时光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无奈。
“涕泪尊前孤剑泣,悲歌水上大鱼听”通过剑的哭泣和鱼的倾听,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孤独,仿佛连自然之物都能感知他的悲痛。最后两句“年来苦作伤心梦,愁向湘川夜夜醒”,揭示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愁苦,夜晚在湘江边的清醒梦境更是加深了他的忧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南归途中所经历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
萋萋窗下,任空庭铺遍,轻阴遥隔。
风袅湘帘芳径暖,深锁谢池春色。
拾翠重来,王孙何处,一抹伤心碧。
牵情不断,笼烟笼雨如滴。
遥怜绿水桥头,斜阳低照,回首愁成织。
南浦一鞭从此去,柳外高楼难觅。
蝶梦迷离,花魂荡漾,门掩黄昏夕。
罗裙掩映,个人苔砌空立。
相思妒煞肥环,自怜淡扫无人见。
玉容寂寞,铅华不御,别饶幽艳。
病不成香,三生薄命,一生凄怨。
正露凉如水,亭亭闲立,阑干外,霜欺面。
已是不堪肠断。况繁华、梦魂初变。
新妆乍卸,盈盈脂泽,为谁消减。
绡素全身,罗衣偏带,一丝红染。
把酸香一缕,泪珠一掬,洒墙阴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