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锦词》
《织锦词》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古风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

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

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

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

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0)
注释
丁东:滴答声。
琼瑟:美玉的瑟音。
影转:月光流转。
高梧:高大的梧桐。
金梭:金线。
红:红色。
鸳鸯:鸳鸯图案。
艳锦:鲜艳的锦缎。
同心:象征着同心协力。
蕊乱云盘:花朵错落有致。
玫瑰:玫瑰。
朱弦琴:朱红色的琴弦。
合欢被:合欢图案的被面。
星斗:星河。
象尺:量具。
熏炉:熏香炉。
秋:秋天。
碧池:碧绿的池塘。
新莲子:新生的莲子。
翻译
滴答声轻如细漏浸润着美玉的瑟音,月光在高大的梧桐树间流转,初升的月亮显现。
繁密的金线如同万缕红丝交织,鸳鸯图案的鲜艳锦缎刚刚织成一对。
锦缎中的千百个结都象征着同心,花朵错落有致,如同云朵般深深交织。
这份心意想要传达却难以言表,就像玫瑰做成的柱子支撑着朱红色的琴弦。
我为你裁剪合欢图案的被面,仿佛与你隔着遥远的星河,共享千里之遥。
即使象尺和熏炉还未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碧绿的池塘中已有了新生的莲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织锦图景,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巧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句“丁东细漏侵琼瑟”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声音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紧接着,“影转高梧月初出”则将视线引向窗外,月亮缓缓升起,映照在织锦上。

“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中的“簇簌”形容织布时梭子来回穿梭的声响,而“万缕红”则是对织物中红色丝线的细腻描写。接着,“鸳鸯艳锦初成匹”展示了织就的锦缎华丽而精致,犹如美丽的鸳鸯鸟一般。

“锦中百结皆同心”表达了对情感深度的寄托,而“蕊乱云盘相间深”则是对织物图案复杂多变的描述。这些图案在织物上交织,既展现了匠人的技艺,也传递着情感的纵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中的“此意”指的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难以完全传达。通过将玫瑰比作柱子,将朱弦琴(一种古代乐器)置于其上,诗人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邃和难以言喻。

“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则是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思念。这里,“为君”表明这份情谊是为了某个人,而“裁破合欢被”则是在细致地制作着一件温暖的物品来传达这种情感。

最后两句“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熏炉尚未散发出秋天特有的气息,而湖中的荷花则已经开始生长新的莲藕。这两句话通过对季节变迁的细微观察,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生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织锦的精美工艺,更通过织物传递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同郭方伯黎秘书范鸿胪李明府集广济寺禅室得中字

诸天振铎破溟濛,词赋谁如左辖雄。

雨后昙花催暝色,坐来祇树起秋风。

簪裾并合清尊外,河岳双扶片语中。

握手忽看滇僰近,莫令岐路易西东。

(0)

送黄太史懋中册封唐府

五陵冠盖散鸣珂,遥指青山桐柏多。

编草两朝辞紫禁,赐茅千里过黄河。

礼逢公子夷门辔,诗采南阳召父歌。

斗酒花时携手别,金茎西望莫蹉跎。

(0)

殷无美胡文甫魏懋权胡元瑞过斋中

春城杨柳郁金枝,此会千秋不可期。

谒舍每投王粲刺,啸台何限阮公诗。

结交世许论肝胆,寓直人今感鬓丝。

典有鹔鹴君但坐,为怜燕酒醉深卮。

(0)

题东方朔图

小儿是岁星,朝游王母家。

海山桃实成,献寿来烟霞。

(0)

答梅禹金见寄

吾将深敛屐,君尚待支藤。

归似辽东鹤,抟看海上鹏。

婆挲曾偶寄,疲薾谢先登。

便候江花发,何时到宛陵。

(0)

雪中张平叔杨汝德汪子建茅平仲诸君见过得钟字

苜蓿饭不足,伊蒲馔稍供。

持经吾尚病,问字客能从。

斋后容呼酒,醒时一扣钟。

出门双树下,雪色满西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