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关衰壮,斯文看合离。
强餐吾岂敢,后会子何期。
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最宜。
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
当世关衰壮,斯文看合离。
强餐吾岂敢,后会子何期。
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最宜。
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东阳杜季高远访诗以送之》。诗人通过对友人杜季高的拜访,表达了对时局衰微的感慨和个人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当世关衰壮”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斯文看合离”则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群体的离散与困境。接着,“强餐吾岂敢”表达了诗人不敢轻易享受安逸生活的自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后会子何期”流露出对重逢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忧虑。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天乡村的景色,认为秋天是丰收和宁静的好时节,而傍晚的溪山更是宜人的景象。“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则通过与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同时也自嘲说自己虽然能诗,但可能无法满足友人对诗歌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于景,既体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锡山华名宗,系出齐孝子。
居今八百年,代代享蕃祉。
云礽森玉立,有美时葺翁。
三郎如鼎足,挺挺多父风。
就中承事君,人物更娟好。
起家方有闻,捐馆一何蚤。
平生干蛊意,永夕吾伊声。
里人感利济,塾师惊老成。
朅来丁岁荒,大发囷中米。
诏与冠服荣,身抗令丞礼。
君心非乐此,所乐在书巢。
史评著北宋,遗稿存东郊。
临风嗟若人,曾不跻下寿。
所期到松筠,何意等蒲柳。
虽遗白头父,剩有青年孙。
勉哉光世谱,坐待高君门。
矗矗延祥山,山前下新兆。
中刻太史铭,何如蔡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