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云压地风尘卷。雪共春寒浅。山城寒夜不烧灯。
时见竹篱茅舍、两三星。九衢风里香尘拥。
十载鳌山梦。如今独自倚冰檐。
落尽短檠红灺、不成眠。
痴云压地风尘卷。雪共春寒浅。山城寒夜不烧灯。
时见竹篱茅舍、两三星。九衢风里香尘拥。
十载鳌山梦。如今独自倚冰檐。
落尽短檠红灺、不成眠。
这首宋词《虞美人·其三》是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山城的画面。开篇“痴云压地风尘卷”,以“痴云”形容浓重的乌云,形象生动,展现了风力之大和天气的阴沉。接着,“雪共春寒浅”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暗示春天的到来却未能驱散严冬的余威。
“山城寒夜不烧灯”,写出了山城夜晚的寂静与冷清,连灯火都未曾点燃,只有稀疏的竹篱茅舍透出几点微弱的星光,形成鲜明对比。“两三星”给人以孤独而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下片转而抒发个人情感,“九衢风里香尘拥”,想象往昔繁华都市中的热闹景象,与眼前的山城冷清形成鲜明反差,引出“十载鳌山梦”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华生活的怀念。
最后,“如今独自倚冰檐”描绘了诗人现在的境况,倚在冰冷的檐下,内心充满感慨。红灺(灯芯)已落尽,暗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无法入眠,表达了深深的忧思和无尽的愁绪。
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奈。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