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
《上巳日有怀昔从云庵老人此日山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

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

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

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

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

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巳日思念江南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对往昔与云庵老人共度山行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今年上巳日,久客望江南”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却心系江南的情怀。接着,“双林接脩水,石路入烟岚”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双林与流水相接,石路蜿蜒深入烟雾缭绕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千峰出云雨,空谷吞寒潭”进一步展示了山川的壮丽与深邃,千峰在云雨中若隐若现,空旷的山谷中寒潭深邃,景象既雄伟又清幽。接下来,“苍杉郁童童,秀色动云庵”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的苍杉,它们茂盛繁密,云庵的秀美景色仿佛在杉树的映衬下更加生动。

然而,“不见庵中人,青灯耿尘龛”一句转折,诗人突然意识到庵中的人已不在,只有青灯在尘龛中闪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之情。最后,“空馀行乐处,攀翻闻笑谈”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回忆,即使如今只剩下回忆,但那些笑声与谈笑依然在心中回响。

“风光与节物,触愁味参参”则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风光与时节的变化触动了诗人的愁绪,使得愁味更加深刻。最后,“临高望烟霭,衰涕落春衫”以一个具体的动作结束全诗,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烟霭笼罩,不禁泪湿春衫,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凤凰墩放舟自长河进宫之作

凤凰墩上凤凰楼,已似停舟此放舟。

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洲。

满川绿芷漪纹细,隔岸青麰露气浮。

便是不饥真大药,底从期羡鼎中求。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六云帆月舫

舟阁傍烟湖,浮居有若无。

波流帆不动,涨落棹如孤。

牖幔披云揭,楼栏共月扶。

水原资地载,所见未云殊。

(0)

夏日香山静宜园即事四首·其四

黛嵏亲切挹山光,纳爽从容步夕阳。

野果坠烟红琥珀,新篁敲露绿琳琅。

閒云归岫连峰暗,飞瀑垂空漱石凉。

自我皇皇法尧舜,输他坦坦傲羲皇。

(0)

郊原新霁四首·其四

炊烟吹逐暮云飞,茅舍村村未掩扉。

莫道田家无乐事,插秧人傍钓鱼矶。

(0)

满江红.吊向烈女墓

蔓草荒烟,问谁氏、断碑磨灭。

争道是、向家幼女,持贞矢节。

待字年时身未嫁,于归欲赋夫先没。

却等閒、不说未亡人,心如铁。私恩少,情偏切。

大义凛,志尤决。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

地下青燐应烈焰,闺中红粉成英杰。

只年年、寒食杜鹃啼,流红血。

(0)

南乡子.岁暮归自稚城

江岸晓霜飘。襆被装成上小舠。

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风雪归来冷布袍。

回首也萧骚。十丈愁城无计消。

差喜担头馀长物,椰瓢。博得童儿笑语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