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
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
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
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近山忽断见遥碧,天涯一望无中极。
胸中丘壑谁测知,铁屋石人惊笔力。
鹅溪六幅高堂空,终日对坐心神融。
看罢为我捲还客,自此归余境梦中。
范生本以宽得名,不学关仝与李成。
笔端自出一机杼,理通神会真其能。
横披小轴屡到眼,颇亦时能辨真赝。
未见弘大如公藏,茂树乔山春烂漫。
此图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颜。
高高下下几佳处,庄家时有茅三间。
桥梁楼观各有趣,一夫驱驴何处去。
安得随入杳霭间,布袜青鞋踏空雾。
近山忽断见遥碧,天涯一望无中极。
胸中丘壑谁测知,铁屋石人惊笔力。
鹅溪六幅高堂空,终日对坐心神融。
看罢为我捲还客,自此归余境梦中。
这首诗是宋代楼钥所作,题为《宇文枢密借示范宽春山图妙绝一时以诗送还》。诗人楼钥通过对范宽春山图的细致描绘和赞赏,展现了他对这幅画作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范生(范宽)以其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画面中的山水并非江南常见,而是寒空青嶂,富有商颜之感。画家巧妙地运用笔触,展现出山势高低错落,茅屋点缀其中,桥梁楼阁各具趣味。画面中一夫驱驴的场景尤为引人入胜,诗人想象自己能随画入景,踏空而行。
诗人感叹画卷的宏大与生动,称其为“茂树乔山春烂漫”,并认为它超越了寻常收藏,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他被画作深深吸引,甚至在观看后感到心灵与画中世界融为一体。最后,他向主人宇文枢密表达了对画作的羡慕,希望能在梦中再次见到这幅令人惊叹的春山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楼钥对范宽春山图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敬仰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