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其四》
《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其四》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万里沅湘路,千年贾屈文。

迹同探禹穴,心每望尧云。

未说渺茫隐,长思矍铄勋。

不应迷出处,四十畏无闻。

(0)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沅湘:古代河流名,沅水和湘江。
贾屈:历史人物,可能指屈原或与其相关的人物。
迹:足迹。
探禹穴:寻找大禹的遗迹。
尧云:象征着尧帝的美德和理想。
渺茫:深远而难以捉摸。
矍铄:形容人精神焕发,老而强健。
勋:功绩。
出处:仕途升迁,出仕与隐退。
畏无闻:害怕默默无闻。
翻译
沅湘之路绵延万里,贾屈之名流传千年。
足迹追寻大禹遗迹,心中仰慕尧帝的圣云。
未曾述说的遥远与深沉,常常怀念他的功绩和精神。
不应只为仕途迷茫,四十岁还怕默默无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中的第四首,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李潭州的敬仰和对其品格的赞赏。诗人通过提及沅湘之路和贾屈文(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屈原),暗示了友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他比作探寻历史深处的贤者,如大禹和尧舜。

"迹同探禹穴"象征着李潭州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心每望尧云"则表达了他对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接着,诗人感慨友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反而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坚韧的品格。

"未说渺茫隐,长思矍铄勋"进一步赞扬了李潭州的卓著功绩和不凡智慧,即使在困厄中也保持着矍铄的精神风貌。最后,诗人告诫友人不必过于忧虑自己的出处问题,强调四十岁并非人生的终点,而应继续努力,以免到老无所成,"不应迷出处,四十畏无闻"表达了对友人积极进取的期许。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激励,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王式之命刘秀才写予真,因署其上

淛水东兼淛水西,千岩万岳总遨嬉。
游山秪欠金华债,乘兴今随王式之。

(0)

问春二首

今岁春归不小心,合将消息报园林。
苏公堤上千株柳,二月犹悭半缕金。

(0)

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感叹书怀

故人昔同朝,与游每甚欢。
岂缘势利合,相得文字间。
有顷各补外,不见今六年。
我来荆溪上,敲榜索租钱。
故人复双入,飞上青云端。
我虽世味澹,羡心能恝然。
忽傅故人去,得书墨未乾。
又傅故人亡,惊悼摧肺肝。
鼎贵良独佳,安贫未遽贤。
向以我易彼,安知不作难。
今以彼易我,试问谁当悭。
如何捐此躯,必要慱好官。
顾谓妻与子,官满当归田。
我贱汝勿羞,我贫汝勿叹。
从汝丐我身,百年庶团栾。
妻子笑答我,修短未易言。
富贵必速殒,郭令当夭残。
贫贱杲永筭,颜子寿必延。
我复答渠道,薄命我自怜。
我福肯如郭,我德敢望颜。
造物本啬与,我乃多取旃。
借令彼不怒,退省我独安。
汝言自有理,我意不可还。

(0)

未至安乐坊,隔林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奇

天知老子厌凡山,别放潜环伏宝看。
一行横林遮岭脚,两峰如笋出云端。
举头瞥见还惊遯,到骨清奇特地寒。
彼此相遭有缘法,悔将嗔喜触漓岏。

(0)

脕望

病身似怪暮来风,老眼还惊霁後虹。
落日偏明松表里,好山分占水西东。

(0)

五更入宣城,诣天庆观朝谒

晓露双溪水,秋风百舫桥。
行穿子城过,却望女墙遥。
落月能相伴,疏锺似见招。
小亭憩山半,换马上迢嶢。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