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归途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淡远的情怀。
“霜风一动岭云开”,诗人先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一个初秋的山谷景象。霜风轻拂,一股凉意似乎透过字里行间,而那岭上的云雾也随着这阵风而散去,显得分外宁静。
“云外樵歌暮更哀”,这里的“樵”指的是樵夫,即采樵者。他们在山中劳作之余,开始唱起歌来。暮色渐深,诗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不仅是对日落时分的景象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情绪。
“童子隔溪呼伴侣”,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人类活动。童子们隔着溪流相互呼唤,寻找自己的伙伴,这里既有童真的天真烂漫,也映照出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并驱水牯过溪来”,最后一句通过描绘童子们并肩赶着水牯(一种在水中行走的牲畜)过溪流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归途的急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云霄、樵夫歌声以及童子嬉戏等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精细入微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意境。
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鼎来穷巷方今日,胜读残编已十年。
西望犹能话离索,秋风来共钓鱼船。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捲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瓦,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