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东吹挂席,舟拔一峰高。
烟雨生魂梦,风波失羽毛。
但能长袯襫,不敢恨蓬蒿。
游侠胡为者,徒令愧宝刀。
青东吹挂席,舟拔一峰高。
烟雨生魂梦,风波失羽毛。
但能长袯襫,不敢恨蓬蒿。
游侠胡为者,徒令愧宝刀。
这首诗名为《挂席》,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全诗以航海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乘船出海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青东吹挂席,舟拔一峰高”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航行的情景,青色的海风轻轻吹拂着挂满帆布的船,船只仿佛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航行的壮阔景象。
颔联“烟雨生魂梦,风波失羽毛”则进一步渲染了航行中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的体验。烟雨蒙蒙,仿佛让人的灵魂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波涛汹涌的海面使得原本自由飞翔的鸟儿也失去了方向,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面对大海的浩瀚与变幻莫测时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敬畏之情。
颈联“但能长袯襫,不敢恨蓬蒿”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说只要能够像农夫一样穿着蓑衣、披着笠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风雨,就不敢抱怨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尾联“游侠胡为者,徒令愧宝刀”则是对古代游侠精神的反思。诗人提出疑问:游侠为何而游?只是徒然令人感到羞愧,暗示了对传统游侠形象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和行为目的的深入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航海这一主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我、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
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
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
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