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巢梁端,飘摇畏风雨。
永夜不得眠,啾啾子求哺。
秋风毛羽成,分飞不相顾。
慎勿毁其室,此室安且固。
燕燕巢梁端,飘摇畏风雨。
永夜不得眠,啾啾子求哺。
秋风毛羽成,分飞不相顾。
慎勿毁其室,此室安且固。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在夏夜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燕燕巢梁端”,以“燕燕”点明主题,燕子筑巢于屋檐或梁上,形象生动。接着“飘摇畏风雨”一句,描绘了燕子在风雨中的脆弱与不安,体现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畏惧。
“永夜不得眠,啾啾子求哺。”描述了燕子在夜晚的忙碌与焦虑,它们不停地呼唤幼雏,寻找食物,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这种对子女的关怀与付出,是生命本能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情感的共鸣。
“秋风毛羽成,分飞不相顾。”随着季节的变化,燕子的羽毛逐渐丰满,准备迁徙。然而,它们不得不面对分离的命运,各自飞翔,不再相互顾盼。这一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蕴含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
最后,“慎勿毁其室,此室安且固。”诗人呼吁人们保护燕子的巢穴,因为这是它们安全的栖息之所。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也寄托了对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燕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母爱的伟大、季节的更替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斗馀馥。
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
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
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
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鍊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