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阁试中秋》
《阁试中秋》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露凄清昼漏残,月华缥缈凤城端。

三天如水销银汉,万里无云泻玉盘。

燕塞河山秋气迥,汉家宫阙夜光寒。

一声长笛思千里,倚啸重楼十二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风露、宫殿、河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联“风露凄清昼漏残,月华缥缈凤城端”,开篇即以“风露凄清”渲染出夜晚的凉爽与宁静,与白日的燥热形成对比。“月华缥缈”则描绘了月光的轻盈与飘渺,仿佛从遥远的天际洒落。“凤城端”则点出了地点,暗示此地为京城,增添了皇家的威严与神秘感。

颔联“三天如水销银汉,万里无云泻玉盘”,进一步描绘了月色的纯净与广阔。将月亮比作“销银汉”的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清澈与流动感;“泻玉盘”则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皎洁的月光所覆盖。

颈联“燕塞河山秋气迥,汉家宫阙夜光寒”,转而描写边塞与皇宫的景象。通过“燕塞河山”与“汉家宫阙”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特别是“秋气迥”与“夜光寒”,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冷寂。

尾联“一声长笛思千里,倚啸重楼十二栏”,以“长笛”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在如此宁静的夜晚,一曲悠扬的笛声穿越千里,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最后,“倚啸重楼十二栏”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对着月色与笛声,思绪万千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九

金鳞飞动玉泉翻,攘攘缘争糗饵喧。

鱼乐何如人意乐,饱餐秀色静凭轩。

(0)

凤吹二十四首·其四

玄圃琼苗次第栽,卜邻且喜傍瑶台。

仍疑沧海波无定,未信巫山云便开。

项练穿心朝试赠,手书缄梦夜深裁。

从兹日日劳青鸟,密意殷勤飞去来。

(0)

家曼卿贤侄开六之庆题诗书赠

称觞时与菊觞同,把酒咸庆半百翁。

聪秀儿郎依膝下,温柔内助主闺中。

兼营商贾师端氏,素业儒医本父风。

愧我忝居前辈列,忻看多寿亢吾宗。

(0)

岁残风雨满腹牢骚,拈笔长吟藉舒沈闷二首·其一

西风残柝满城哀,挑尽青镫百感来。

绿柳何堪经雨雪,紫云深悔出蓬莱。

此生事业惟酬梦,来世天公莫派才。

自愿无知如草木,和烟和雨老黄埃。

(0)

春日偶成

风尘今老矣,且乐我箪瓢。

医学传三世,恩波沐五朝。

襟怀常落落,心境自嚣嚣。

春日浑无事,吟成信手钞。

(0)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其三

晓凉清露渍罗衣,锦瑟韶华转眼非。

倩女离魂归未得,汉皋杂佩解应稀。

偶邀瘦蝶为寒侣,好语游蜂莫浪飞。

一样断肠嫌折取,朱楼才下素心违。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