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黄鹄自常饥,但惜流光不可追。
他日乐羊来旧里,何人更与断机丝。
摩天黄鹄自常饥,但惜流光不可追。
他日乐羊来旧里,何人更与断机丝。
这首诗《悼亡(其五)》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摩天黄鹄自常饥,但惜流光不可追”这两句,诗人以黄鹄自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黄鹄虽能高飞至天际,却难以摆脱饥饿的命运,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苦涩。而“但惜流光不可追”则直接点明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流光易逝,无法挽回。
接下来的两句“他日乐羊来旧里,何人更与断机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乐羊是古代的一位贤臣,此处借指亡者或诗人怀念的对象。旧里即故乡,表达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深眷恋。然而,“何人更与断机丝”一句,用断机丝比喻离别后的无法再续的缘分,暗示了与亡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恢复,表达了深深的哀思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夜雨倾盆捣瓦沟,檐声汹涌碎江流。
安眠一枕西窗晓,饱饭十分南亩秋。
老火熏天已无迹,频年赤地更谁忧。
起来喜拨床头瓮,却待今宵月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