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月横烟十样眉,唐时尚阔有谁知。
从郎索取生花笔,小按图经胜画师。
却月横烟十样眉,唐时尚阔有谁知。
从郎索取生花笔,小按图经胜画师。
这首《薄妆词(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轻施淡妆的美丽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首句“却月横烟十样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眉毛比作“却月”与“横烟”,形象地描绘出眉毛的形态之美,同时暗示了女子的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烟雾般的神秘气质,仿佛月光下的烟云,既清雅又含蓄。
次句“唐时尚阔有谁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女子的妆容与唐代的审美风尚相联系,表达了女子的妆容虽不张扬,但其独特的韵味在当时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暗含着对女子个性与独立审美的赞赏。
后两句“从郎索取生花笔,小按图经胜画师”,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智慧与情趣。她不仅懂得如何使用生花笔(比喻文采斐然的笔墨),还能够根据图经(古代的书籍或地图)来创作,甚至认为自己的作品比画师的画作更为出色。这不仅体现了女子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表现了她自信与才华横溢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轻施淡妆的描绘,以及对其智慧与情趣的赞颂,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审美与文化上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性解放与自我表达的向往。
绩溪东南来,遥望古仁里。
中有程氏居,隐隐入桑梓。
缅怀道轩翁,吾宗百世士。
眼中聚爱楼,遗训耿在耳。
三男如鼎足,等是克家子。
崇坊瞰村巷,华构照山址。
春霖久初晴,一榻为予启。
登堂父兄乐,拥户儿童喜。
开奁扣宗牒,张燕出肴醴。
夜下灯火明,语笑未能已。
忆当百年前,同饮相湖水。
今夕乃何夕,会晤复自此。
聚散安可常,保族在崇礼。
丁宁愿同人,契谊笃终始。
明发川途长,思情两难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