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草侵阶遍,慈云湿座飞。
爱花僧是业,伺食鸟成机。
一榻书和卷,三生钵与衣。
尘劳方未已,合掌愿皈依。
忍草侵阶遍,慈云湿座飞。
爱花僧是业,伺食鸟成机。
一榻书和卷,三生钵与衣。
尘劳方未已,合掌愿皈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山寺中独特的氛围。"忍草侵阶遍,慈云湿座飞",开篇即以“忍草”与“慈云”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环境,暗示着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的包容。“爱花僧是业,伺食鸟成机”,通过僧人对花的喜爱与鸟儿觅食的行为,隐喻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接下来,“一榻书和卷,三生钵与衣”,描绘了僧人的日常,书卷与衣物象征着知识与生活的简朴,体现了僧侣的生活态度与修行精神。“尘劳方未已,合掌愿皈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与对佛法的向往,希望在佛法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寺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平和、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椒花祝处羽觞飞,第一春光勿愿违。
已是浃旬弹指过,可堪维暮转头非。
诗签络绎须盈袖,酒盏淋漓听满衣。
老去寸阴尤爱惜,久拚带减沈郎围。
元日登临一腐儒,感今怀昔愧微躯。
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
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
九霞觞翻湿云幄,群仙戟指嫌轻薄。
海棠枝上管春晴,醉魂未醒来层城。
风姨妒吹银烛灭,明月飞来更奇绝。
急须巢饮添烛光,今日绮霞明日雪。
濯锦江头识放翁,翁令对花群玉丛。
试浇以酒添花晕,是酒是花若试问。
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
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
前乎已劳还,后此亦云归。
丹笔映螭坳,祥风动紫微。
岂不念归美,正尔畏简书。
不见居官乐,惟忧士卒饥。
昔人无遗孔,后来补深痍。
炯炯心独苦,所贵知者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