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董其昌采菊望山图用陶潜诗韵兼效其体》
《董其昌采菊望山图用陶潜诗韵兼效其体》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徵君赋归来,五斗犹厌喧。

采菊传佳句,寄傲岂性偏。

香光结神契,援笔写望山。

望山思其人,如与相往还。

此意足千秋,余亦复何言。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以董其昌的《采菊望山图》为灵感,采用了陶渊明的诗歌韵律和风格。全诗通过对采菊、望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徵君赋归来,五斗犹厌喧”,描绘了归隐者放弃官场喧嚣,选择宁静生活的情景。五斗米在古代象征微薄的俸禄,这里借指官场的束缚与压力,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采菊传佳句,寄傲岂性偏”中,“采菊”源自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寄傲”则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已远离世俗的羁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香光结神契,援笔写望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心灵与自然产生共鸣,借助笔墨将这份情感倾泻而出。这里的“香光”可能指的是菊花的香气与光影,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相融合。

“望山思其人,如与相往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隐士生活的向往,仿佛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最后,“此意足千秋,余亦复何言”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意思是这种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足以流传千古,作为诗人自己也无需再多言,因为行动与作品已经表达了所有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知鱼矶

古树两株水一溪,游鳞潜跃任天倪。

底须博辩谁知者,了识蒙庄未物齐。

(0)

峡琴轩

流水风松静与皆,峄桐不操八音谐。

西山爽气正当户,东沼初阳又上阶。

每忆虞弦歌复旦,宁誇陶壁傲无怀。

懋勤惯是能供奉,江砚宣毫率已排。

(0)

新秋玉泉山

秋月虽未临,秋令斯已报。

彻夜金风清,凌晨露华耀。

批答率已罢,策骑一揽照。

匪直赏山光,亦欲验农乐。

昨来皎日暴,兰蹊不泥淖。

稻田固蔚秀,禾陇未致涝。

用是心稍慰,烟宫畅观妙。

(0)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二山丹

离离娜娜照庭除,弄影清光过雨馀。

最是风人工体物,锦衣君子比颜如。

(0)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一晚香玉

夏英看已是秋英,湒露嫚嫚放晚荣。

两字题名已邻菊,可能篱下伴渊明。

(0)

雨中泛舟六首·其四

乍明未准便晴开,云凑旋看挟雨来。

倒峡倾江任渀荡,笑他空有曝鳣腮。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