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
焜煌玉衡散,照曜金衣丹。
愧以无雕饰,徒然登玉盘。
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
焜煌玉衡散,照曜金衣丹。
愧以无雕饰,徒然登玉盘。
这首诗描绘了橘树在江边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橘树比作芳兰,形象地展现了其清雅之姿。接着,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橘树上的果实比作“玉衡”与“金衣”,不仅凸显了果实的光泽与色彩之美,更赋予了它们神圣而珍贵的象征意义。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无法为这美景增添任何雕饰,但依然心甘情愿地将其置于“玉盘”之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与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高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梧桐叶彫辘轳井,万籁不动秋宵永。
金杯泻酒滟十分,酒里华星寒炯炯。
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金波淡荡桂树横,孤在玻璃千万顷。
玻璃无限月光冷,澒洞一色无纤颖。
清风䬃䬃四坐来,吹入义黄醉中境。
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语空自凉。
月光无情本无恨,何事对我空茫茫。
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间世人月。
一杯美酒蘸清光,常与边生旧交结。
亦不知天地宽与窄,人事乐与哀。
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从空来。
直须卧此待鸡唱,身外万事徒悠哉。
雨初晴,江山景色新鲜。
乍艳阳,春光美丽,见郊原、芳草芊芊。
睹梨花、轻笼淡月,闻松声、冷和清泉。
风细池塘,帘垂院落,晓莺啼唤柳含烟。
更叠翠山屏如悄,时物笔难传。
谁能悟,韶华不久,人世非坚。
走红尘、何曾返照,损气神、虚度流年。
竞锥刀、如蝇见血,恋妻男、似蚁争膻。
火宅忧煎,情波出没,四生六道不知还。
任千劫轮回贩骨,迷了本灵源。
聪明客,诸缘放下,闲里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