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帻长嗟恨未平,疆场何日得休兵。
六州春燕巢林木,此际应思万里城。
脱帻长嗟恨未平,疆场何日得休兵。
六州春燕巢林木,此际应思万里城。
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渴望和平的心愿。首句“脱帻长嗟恨未平”,诗人以“脱帻”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愤慨与无奈,暗示了对战事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疆场何日得休兵”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战争何时能结束的疑问,流露出对士兵和百姓免于战火的深深关切。
“六州春燕巢林木”描绘了一幅春日和谐宁静的画面,燕子在林木间筑巢,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然而,紧接着的“此际应思万里城”却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的残酷中,提醒人们即使在和平的时刻,也应铭记远方的战乱,心中充满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无辜受难者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景象,深刻揭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强烈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娟娟霜月上梅枝,正是明醪执酒时。
为有辟寒香玉在,不能酩酊过三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