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燕语,正芳菲时候,红娇翠小。
日日东风吹细柳,缕缕似人烦恼。
径近花香,栏遮蝶梦,掩尽重门老。
清明近也,隔帘愁遍芳草。
枝上杜宇声残,纱窗向晚,天碧横空杳。
悄悄姮娥来伴我,沉水琼绡青鸟。
绣带垂裙,金钗坠枕,脉脉馀情绕。
起来惟有,画檐风马敲晓。
莺啼燕语,正芳菲时候,红娇翠小。
日日东风吹细柳,缕缕似人烦恼。
径近花香,栏遮蝶梦,掩尽重门老。
清明近也,隔帘愁遍芳草。
枝上杜宇声残,纱窗向晚,天碧横空杳。
悄悄姮娥来伴我,沉水琼绡青鸟。
绣带垂裙,金钗坠枕,脉脉馀情绕。
起来惟有,画檐风马敲晓。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念奴娇·闺情》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词以莺啼燕语和芳菲盛开的景象开篇,烘托出女子所处的春意盎然之境。然而,东风吹柳,如同烦忧般缕缕萦绕,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宁静。
随着词意推进,女子独步花径,栏杆阻隔了蝴蝶的梦境,重门深锁,透露出她的孤独与寂寥。清明将至,帘外芳草满目,更添愁绪。此时,杜鹃鸟的哀鸣在枝头回荡,纱窗映照着傍晚的天空,显得空旷而遥远。
嫦娥悄然来访,陪伴着女子,沉香的衣物和青鸟的意象增添了神秘与幽静。女子身着华丽,但金钗坠枕,余情脉脉,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夜深人静,只有画檐下的风马声敲击着清晨,似乎在唤醒她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却又带着无尽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闺中女子在春天里的哀怨与期盼,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