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登临高处之时,感受着风的敞阔与美丽,以及夕阳下听到的钟声,这些景象让他不禁回首往事,但心中却已经有了新的篇章。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遭到误解、官场失意以及政治无为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俭朴生活的自在,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一句,便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更迭来描绘历史的沧桑变化和个人的生命轨迹。最后,“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则表达了对友情的依赖,以及在朋友相伴中即便是在偏僻静谧之地也感到心旷神怡。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刘长卿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的一种方式,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回首章台路。
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
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
拚一日、来游一度。
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
行乐地,更何处。
人生忍把佳期误。
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
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
算此语、非缘要誉。
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
情未足,日催暮。
对黄花烂漫,能几日,又重阳。
问眼底湖山,新□□□,别是风光。
三台近临吴地,映奎*、明处紫微郎。
人道当年豸角,这回收敛秋霜。
笑谈。
幕府昼偏长。
何事最为忙。
但宽取一分,一分方便,亦足流芳。
山人敢攀宗衮,为东南、民命秉心香。
更借南阳菊水,殷勤满注瑶觞。
羡高标雅量,窗八面,更玲珑。
每风日佳时,湖山清处,袍锦从容。
不把云霄自隔,向尊前、看我啸吟中。
人世流光易老,古来知己难逢。
青骢。
来往太匆匆。
呵护有纱笼。
想当道豺狼,先声到处,胆落英风。
南楼暂容横榻,算览观、有限兴无穷。
别后相思何处,心期付与飞鸿。
问家传旧物,有清节,与高风。
任野色充庭,俗尘扫迹,谈笑从容。
生涯但随分足,比孟尝、襟度只差穷。
曾是贞元朝士,本来湖海元龙。
旦评。
推分许轩翁。
万□一词同。
喜渐近稀年,从教发白,目炯双瞳。
蟾钩又还乍吐,对荷香、莫放酒尊空。
砌下芝兰竟爽,年年家庆图中。
载西山爽气,添不重,月船轻。
记前度今朝,琼花烂漫,管领歌声。
今岁?
华深处,羡衮衣、还看彩衣荣。
人世云萍相遇,岁寒松柏长青。
行行。
催觐朵云明。
晓色上觚棱。
看春去春来,依然黄阁,移近家庭。
浮云傥来轩冕,算古今、久远是功名。
尚有寒枯卉,东君也解留情。
省*丝纶,早传到、和羹消息。
无限事、但从纲领,认教端的。
回省平生游宦处,那曾些个由人力。
算知心、惟有好湖山,秋澄碧。
从此去,开寿域。
缘底事,催行色。
傍重阳时候,且排瑶席。
何待殷勤斟菊水,底须托兴青松柏。
愿年年、浓蘸绣江波,供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