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逢降君,穷桑属惟政。
不哉驭帝箓,郁矣当天命。
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
文昌气似珠,太史河如镜。
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文辞金石韵,毫翰风飙竖。
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诩诩。
宁思玉管笛,空见灵衣舞。
若水逢降君,穷桑属惟政。
不哉驭帝箓,郁矣当天命。
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
文昌气似珠,太史河如镜。
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
文辞金石韵,毫翰风飙竖。
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诩诩。
宁思玉管笛,空见灵衣舞。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学府盛况的诗作。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的场景。
“若水逢降君”用水流到达君子的意象,表明知识如同清泉,源远流长。接着“穷桑属惟政”则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是最普通的桑树,也与治理国家大计有关。
“不哉驭帝箓,郁矣当天命”中的“帝箓”指皇帝的策书,“天命”则是指上天所授予君主的权力。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君王和国家命运的关切。
随后,“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描绘了一个设置各种官职、颁布法令的画面,其中“五云官”可能指的是天上的神灵,“八风令”则象征着不同方向的风,寓意广泛传播。
“文昌气似珠,太史河如镜”中的“文昌气”和“太史河”都是比喻,前者形容文化气息像珍珠般圆润,后者则将历史记录比作清澈的水面,映射出事实真相。
至于“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则是说南北两宫的学习和收藏书籍都已经开始或继续进行,体现了对文化积累和教育传承的重视。
诗中的“文辞金石韵,毫翰风飙竖”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形容文章如同金石之声,笔墨生花,这是对文学成就极高的赞美。
最后,“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诩诩。宁思玉管笛,空见灵衣舞”则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充满文艺气息的画面,其中“桂冯冯”和“芝诩诩”都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宁思玉管笛”是对音乐之美的追求,而“空见灵衣舞”则让人联想到飘逸的仙风道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府生活各个方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学术繁荣、文化昌盛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