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散佩侍彤闱,候吏焚香护赐衣。
亲捧紫泥传禁语,时登青琐沐恩晖。
飘花细傍宫墙出,乳燕斜从御路飞。
退食省中无一事,晚来信马柳边归。
仙郎散佩侍彤闱,候吏焚香护赐衣。
亲捧紫泥传禁语,时登青琐沐恩晖。
飘花细傍宫墙出,乳燕斜从御路飞。
退食省中无一事,晚来信马柳边归。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庞一夔在春日里寄情于直阁林员外的场景。首句“仙郎散佩侍彤闱”,以“仙郎”自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作为朝廷官员,在皇宫内侍奉的尊贵身份。“散佩”暗示了日常公务的繁忙与严谨,“彤闱”则点出了皇宫的庄严与神圣。
接着,“候吏焚香护赐衣”一句,通过“候吏”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庄重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对皇帝赐予衣物的恭敬与保护。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也反映了官员对于皇权的敬畏之心。
“亲捧紫泥传禁语”描绘了庞一夔亲自接过带有皇帝旨意的紫泥封书,传达重要信息的情景。这里的“禁语”特指只有皇帝和亲近大臣才能知晓的秘密或命令,体现了权力的至高无上和信息传递的严肃性。
“时登青琐沐恩晖”则将镜头转向了皇宫内部的装饰——青琐门,表达了庞一夔在享受着皇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荣耀与光辉。这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宫廷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荣耀的复杂感受。
“飘花细傍宫墙出,乳燕斜从御路飞”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飘落的花瓣轻柔地靠近宫墙,乳燕斜飞在御路上,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官场中的微妙平衡与和谐。
最后,“退食省中无一事,晚来信马柳边归”描绘了庞一夔在完成公务后,悠闲地骑马在柳树旁归家的情景。这一句不仅表现了他作为官员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在忙碌与责任之外,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官员庞一夔在宫廷生活中的独特视角与情感体验,既体现了权力与荣耀的交织,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朝客惠诗牌,山人愧不才。
旱田春雨足,暗室夜光来。
灯下吟三复,琴中鼓数回。
性愚非赐也,微旨尚难猜。
荆渚北堂宁圣善,棠阴东阁别严君。
雪村山馆思亲梦,二十馀宵两处分。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
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
风不定、乱云飞急。
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
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
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
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
但犹记、黄裳曾识。
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奶、长健如今日。
送公子,上霄极。
家住峨山趾。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
坡上主人归无计。梦泛沧波清泚。
曾拜奏、前旒十二。
愿上皇华将亲去,及翁儿、未老相扶曳。
乘款段,过闾里。玺书未报人相谓。
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
就似东门贤父子,祗恐荣亲犹未。
待洗尽、岷峨憔悴。
便把手中长杓柄,为八荒,更作无边施。
却上表,乞归侍。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
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
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
四序镇如此,当当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
竞传元巳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
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
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