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十四》
《诗并序·其九十四》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我家在何处,结对守先阿。

院侧狐狸窟,门前乌鹊窠。

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

闷遣奴吹笛,閒令婢唱歌。

如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

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其九十四。诗中描绘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家人的日常互动。从“我家在何处,结对守先阿”开始,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生活位置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与未来的坚守。

接下来的“院侧狐狸窟,门前乌鹊窠”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物栖息地,隐喻了生活的简单与朴素。而“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则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节奏与和谐,诗人似乎在与自然界的生物共舞,体验着四季更替的循环之美。

“闷遣奴吹笛,閒令婢唱歌”描绘了诗人闲暇时与家人共享音乐的乐趣,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如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则进一步展示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艺的传承,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乐趣。

最后,“寄语天公道,宁能那我何”一句,诗人以一种质朴而坚定的语气,向天公发问,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反思与抗争,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乐归田园十咏·其五农人告余以春及至曷不委心任去留

闻得农夫说,春回畎亩间。

舟车无枉迹,草木有荣颜。

寻壑穿云去,径丘踏月还。

百年宁几日,能不放心闲。

(0)

萤火赞

熠耀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漂。

物之相喣,孰知其陶。

(0)

归化城杂咏

祁连呼吸与天通,不与人间节候同。

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

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

驺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雕弓。

(0)

同陈子长夜饮即席作歌

豪气君未除,长啸轻远游。

虽为辽海客,不识边城愁。

青丝玉壶银凿落,中宵坐我碧油幕。

海风吹天星动摇,边色横烟月澄廓。

倚笛频惊出塞声,衔怀尚拟华年乐。

黄龙东望沙茫茫,黑林树色参天长。

此行应痛永垂别,他时相忆徒慨慷。

爱君且复饮君酒,庭树摇摇挂珠斗。

梦去难攀鹤市花,醉来聊折龙城柳。

眼中万事尽飘蓬,尔我安能日携手。

故园何处五湖滨,难后逢君意转亲。

谁怜玄菟城头月,泣尽黄公垆畔人。

(0)

沔县谒诸葛忠武侯祠

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

惠陵草木冰霜里,丞相祠堂桧柏间。

八阵风云通指顾,一江波浪急潺湲。

遗民衢路还私祭,不独英雄血泪斑。

(0)

拨闷

欲拨牢骚强笑歌,此身其奈此生何。

人怜岁月优游少,我抱山河感慨多。

报国无才成坎壈,思亲有泪但滂沱。

年来枯尽英雄血,独有吞胡志不磨。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