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景象,充满了淡远和宁静之美。开篇“春风倚棹阖闾城”一句,以春风为引,立刻带入了城市的边缘,那些低矮的小门楼(棹阖)似乎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紧接着,“水国春寒阴复晴”则描绘了一幅水乡春景,春日的冷暖交替,云影的流动和阳光的穿透,给人以变化莫测之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两句,更是诗歌中的绝妙之处。细雨如丝,湿润了行人的衣衫,却难觅其形貌;而那些闲花的飘落,也只是在静谧中悄然发生,没有任何声音,只能在心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则转向了更开阔的景象。夕阳西沉之际,一叶孤舟在辽阔的江面上留下了长长的影子,而那远处湖南一带的草木,则已是青绿欲滴,万里之情随风飘散。
最后,“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身份的困惑。在旅途中若遇故知,难免会有问候之情;而自己今日身着青袍,或许是因为某种误解或错误地被视为儒生,这份身份的迷惘也显得格外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精细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间情谊和自我认同的深刻思考。
青梧飘素秋,烟霜变昏旦。
所忻天地肃,适意山水玩。
眇默循玉阙,威迟度金涧。
长虹浮大川,积翠亘天半。
瑶甍拂台斗,绮窗瞰云汉。
丹梯指遐坂,黄图入英眄。
凤京环百二,鹏霄翻九万。
风起云嵯峨,日耀树淩乱。
昔闻青娥妆,今见碧草蔓。
采莲无缓歌,握兰白遗叹。
淋池翔王凫,芳洲宿朱雁。
蹇予及朋好,羡尔游波间。
谑浪金门隐,凄其广陵散。
扣阍讵有遇,褰裳庶无闷。
缅怀岩桂业,徘徊岁将晏。
骢马驱河干,饮饯相追攀。
骢马驱河干,饮饯相追攀。
朱汗染月题,玉珂鸣珊珊。驾言将母,千里当何难。
歌以言之,骢马驱河干。瞻彼瑶水旁,芝草何翩翻。
瞻彼瑶水旁,芝草何翩翩。
采采盈怀袖,盛以白玉柈。
奉母驻容颜,延寿千万年。歌以言之,瞻彼瑶水旁。
象琯绕凤梁,芳筵乐未央。
象琯绕凤梁,芳筵乐未央。青女素娥,迭舞浩倡。
彩服延鲜风,照耀白日光。歌以言之,芳筵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