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寻欢岂易谋,牢歌谁与散幽忧。
可怜伧父双蓬鬓,长寄吴侬一叶舟。
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赋此生愁。
残年流荡归无处,兰芷潇潇江上秋。
客里寻欢岂易谋,牢歌谁与散幽忧。
可怜伧父双蓬鬓,长寄吴侬一叶舟。
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赋此生愁。
残年流荡归无处,兰芷潇潇江上秋。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所作,题为《将发泗上》。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泗水流域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客里寻欢岂易谋”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寻找快乐实属不易的心情。接着,“牢歌谁与散幽忧”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似乎在寻求音乐的慰藉来排解这份深藏的忧郁。
“可怜伧父双蓬鬓,长寄吴侬一叶舟”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如同漂泊的伧父,头发蓬乱,长期寄居在吴地的一叶扁舟之上,生活动荡不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孤独和流浪状态。
“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赋此生愁”中,诗人借用了陶渊明和庾信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陶令即陶渊明,他早知今日的生活状态;庾郎即庾信,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愁苦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感受。
最后,“残年流荡归无处,兰芷潇潇江上秋”描绘了诗人晚年漂泊无依,只能在江边欣赏着萧瑟的秋风中飘落的兰花和芷草,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命终结的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嵯峨摩云岭,石壁如梯绕天顶。
千年毒瘴郁不消,怒入老枫结丹瘿。
苍莽思凌州,悬厓结屋如蜃楼。
寨门半掩刀槊健,隐隐云际闻鸣牛。
蛮獠下山健如虎,口红如血面如土。
手捧椰浆跪马前,山虺水虫间殽俎。
对此停鞭空自慨,吾独何为在荒裔。
他年周京王会图,愿借丹青写椎髻。
长淮绿如苔,飞下桐柏山。
黄河忽西来,乱泻长淮间。
冯夷鼓狂浪,峥嵘雪崖堕。
惊起无支祁,腥涎沃铁锁。
两雄斗不死,大声吼乾坤。
震撼山岳骨,磨荡日月魂。
黄河无停时,淮亦流不息。
东风吹海波,万里涌秋色。
秋色不可扫,青烟映芦花。
白鸟亦四五,长鸣下汀沙。
黄灵奠四渎,各剖盘古髓。
千载今合流,神理胡乃尔。
渔翁一鬓霜,扁舟依古树。
隔浦欲扣之,翩然淩波去。
寒食清明卖酒家,酒瓶乱插红白花。
江南蚕子非一种,日暖蜂房报午衙。
八十渔翁罾半破,往来醉客路三叉。
村中女伴无忙事,疏雨小塘收漾纱。
半生欲归心,识路如老马。
童子发已华,往梦肄宵雅。
家园故京口,阿蒙久城下。
山云横五州,先垄暗松槚。
宿昔风雨多,捲我茅一把。
相携记父兄,独恨辞里社。
犹馀耆旧人,既远不我舍。
我生堕奇蹇,知我晚逾寡。
裀溷偶飞花,身世剧飘瓦。
造物奚以为,为是区区者。
诗从响林来,氛尘顿清洒。
何时杖屦撰,纵观大江泻。
倚歌发出狂,态度直草野。
晤言谁复同,笔意浩难写。
但忧参军诃,不饮面为赭。
喧喧东郊斗,面面西凉假。
卑湿类长沙,偏仄住颠厦。
愿从祥麟郊,与辨白鱼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