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棹歌行》
《相和歌辞.棹歌行》全文
唐 / 徐坚   形式: 乐府曲辞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

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

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

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0)
注释
棹女:划船女子。
银钩:装饰物,可能指发饰。
翠楼:绿色的楼房,可能指闺楼。
霜丝:形容头发如霜白。
青桂楫:用青桂制成的桨。
兰枻:兰色的船舷。
紫霞舟:泛着紫色霞光的舟。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扣船:敲击船舷。
杜若洲:生长杜若的水洲。
萧散:悠闲自在。
潮波:潮汐的波涛。
赵津:地名,可能指渡口。
采菱歌:古代民间的劳动歌曲。
翻译
划船女子头戴银钩装饰,刚换上新妆下翠绿高楼。
她用霜白的发丝编成青桂桨,兰色的桨板是紫色霞光的舟。
水位下降,金陵城曙光初照,洞庭湖上秋风起。
她轻扣船舷经过弯曲的水道,扬帆越过回旋的水流。
她的倒影投入桃花盛开的浪花,香气飘向杜若生长的洲。
洲上的长路她仍未返回,傍晚时分云霞缭绕,显得悠闲。
夕阳西下,长江水面平静,远处烟雾升起,归家的路更显遥远。
岸边远处传来潮水声,众多船只竞相游玩,热闹非凡。
她的歌声顺着江面传来,唤起了赵津女子,前来聆听采菱的歌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两句,通过女子佩戴精致银钩、在翠绿楼阁中梳妆,勾勒出一幅江南仕女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美丽和生活的雅致。

接着“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两句,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丝代表了清晨的露水,而青桂楫则是船只的装饰,兰枻和紫霞舟则勾勒出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两句,则是从更为宏大的视角来观察自然,水落金陵指的是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风起洞庭秋则是秋天特有的风光,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流声和感受到微风的拂过。

“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两句,以动作来展现行进中的画面,一方面表现了水乡生活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旅途和远方世界的向往。

以下“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两句,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美好的景象与气息。影子进入波光粼粼的桃花水面,而香气则飘散在杜若洲上,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留恋和无尽的旅途情怀。洲长而未能返回,是对归程的一种渴望;萧散云霞晚则是时间流逝和天色渐变的情景。

“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两句,以更为静谧和宁静的笔触来收束全诗。日落时分,大江平静无波,而烟气在归途的岸边升腾,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归属感和对远方美好生活的追忆。

最后,“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两句,是在描绘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远离岸边的声音是潮汐,而各种水上活动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这两句,则是在通过声音(赵津女的歌声)来召唤读者,让他们也能聆听到采菱人唱出的歌谣。这不仅是对美好声音的赞美,也是一种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徐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西湖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

(0)

第九十五大阳玄旨颂

轻轻人问玄中旨,便吐肝肠说与他。

木人暗皱双眉处,石女多言争奈何。

(0)

第七十六崇福宽廓颂

宽廓言时不犯舌,清风高韵碧云斜。

石人贪话西峰事,不觉东岩起雾遮。

(0)

第十二九峰丹青颂

荆山美玉卞人寻,至宝无瑕绝见因。

铁牛带子踏沧海,撞月石龟长羽鳞。

(0)

不缘燕子穿帘幕,春去春来那得知。

(0)

杂诗·其一

关雎后之淑,棫朴君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此歌,为我发古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