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乙上人》
《寄乙上人》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盂兰盆会日,元自目犍连。

摄化应无量,追修亦有缘。

荒荒谁正令,的的漫单传。

业报众生苦,三涂对四禅。

(0)
鉴赏

这首诗《寄乙上人》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思考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展现了对人生苦痛与解脱之道的深刻洞察。

首联“盂兰盆会日,元自目犍连”,点明了时间背景——盂兰盆会,这是佛教中为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仪式,源自目犍连尊者的故事。这里以“元自”二字,暗示了这一传统活动的起源和传承。

颔联“摄化应无量,追修亦有缘”,表达了对佛法普渡众生、摄化无量的信仰,以及个人修行与佛法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的“摄化”指的是佛法的教化作用,“追修”则指个人追求修行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颈联“荒荒谁正令,的的漫单传”,提出了对佛法传播与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混乱与误解的反思。这里的“荒荒”形容了佛法传播过程中的不明确或混乱状态,“谁正令”则表达了对正确指导或权威的渴望。“的的”意为明确、直接,“单传”则可能暗指了佛法传承中的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与实践中的问题的深入思考。

尾联“业报众生苦,三涂对四禅”,总结了佛法的核心理念——业报轮回与解脱之道。这里提到“业报众生苦”强调了众生因业力而承受的苦难,而“三涂对四禅”则是对佛教中苦、恶道(三涂)与解脱(四禅)的对比,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苦痛与解脱之道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佛法传播与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挽陆宝忠母联

冒暑从扁舟,受简乍为贤母寿;

回天凭一疏,陈情不待使臣归。

(0)

挽黄道政师联

嫉恶如李临川,当日直声震天下;

爱才继阮文达,至今横舍峙江干。

(0)

挽曾国藩联

披胸罗宿海,沉几默运,大度能容,廿载相依廉孟子;

只手挽银河,陶铸群贤,廊清九服,千秋共仰武乡侯。

(0)

集句联

试吟青玉案;如登黄金台。

(0)

集句联

丹青不独任;心迹喜双清。

(0)

集唐人宫词联

翠袖自随回雪转;红颜无奈落花多。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