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嗟行止橛株拘,音也哓哓口未瘏。
消我年华三寸管,看人意气八觚殳。
钓鱼聊可师龙伯,宰肉真难仗狗屠。
参得蒙庄齐物论,和薰颹矣扇黄虞。
谁嗟行止橛株拘,音也哓哓口未瘏。
消我年华三寸管,看人意气八觚殳。
钓鱼聊可师龙伯,宰肉真难仗狗屠。
参得蒙庄齐物论,和薰颹矣扇黄虞。
这首诗《寂夜二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洞察。
首联“谁嗟行止橛株拘,音也哓哓口未瘏”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世俗束缚与喧嚣的不满。诗人似乎在质疑,为何人们会因自己的行为举止受到外界的非议与限制,而内心的声音却未曾得到真正的倾听与尊重。这里的“音也哓哓口未瘏”,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呐喊与外在的沉默之间的矛盾。
颔联“消我年华三寸管,看人意气八觚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感叹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如同一支被磨损的笔,失去了原有的锋芒与活力。同时,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他人,发现人们在追求权力与地位时,往往显得过于激烈与急躁,如同手持长枪的斗士,忽略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颈联“钓鱼聊可师龙伯,宰肉真难仗狗屠”则引入了自然界的隐喻。诗人以钓鱼与宰肉为喻,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钓鱼象征着平静与耐心,而宰肉则暗示了暴力与残酷。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对比,诗人呼吁人们学习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避免过度的争斗与破坏。
尾联“参得蒙庄齐物论,和薰颹矣扇黄虞”引用了庄子的思想,强调了对万物平等与和谐的追求。诗人认为,只有理解并实践庄子的齐物论,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这里的“和薰颹矣扇黄虞”,形象地描绘了通过内心的调和与外部环境的融合,最终实现心灵的宁静与宇宙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及自然法则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也传递了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批判与启示。
润裛鞭丝,冷侵衣袂,条山吹雨冥冥。
才过梅黄,千林点滴秋声。客怀已是凄清。
况征途、流潦纵横。风陵回首,莲峰翠鬟,犹隐云屏。
飞蓬自去,倚竹仍留,小窗絮语,灯火青荧。
荷花桂子,人间何处西泠。短堠长亭。
数邮奁、听彻兰更。泪痕凝。钱江到时,看取吴绫。
疏林遥挂斜阳淡,抱叶哀吟凄楚。
小着冠緌,疑披雾縠,羞学柳塘蛙鼓。螳螂休怒。
看咽露餐霞,清商徐吐。
庭树依依,关心似诉人间暑。小楼横连竹苑。
荷香闻十里,红尘犹舞。
榆荚阴浓,槐花雨糁,任尔潜栖弱羽。晚凉稍阻。
想无数寒螀,谁为做主。趁炎趋热,人情浑似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