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其一》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五言律诗

兹山堪遁迹,上应少微星。

洞里乾坤别,壶中日月明。

道心空自警,尘梦苦难醒。

方峤由来此,虚无隔九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兹山堪遁迹”,点明了诗人选择此山作为隐居之所的原因,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接下来,“上应少微星”一句,运用天象象征隐士的高洁品格与超凡脱俗,仿佛他与星辰相呼应,有着不凡的内在世界。

“洞里乾坤别,壶中日月明”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隐居的山洞比作独立于世的宇宙,其中的日月明亮,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自由。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更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独立。

“道心空自警,尘梦苦难醒”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挣扎。道心,即修道之心,诗人以之自警,表明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而“尘梦”,则是对世俗欲望与梦境的批判,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与脱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有追求,但面对尘世的诱惑与束缚,难以完全摆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方峤由来此,虚无隔九溟”总结了诗人的选择与坚持。方峤,可能是指方山或岛屿,此处泛指隐居之地。诗人选择在此修行,面对着与外界隔绝的虚无世界,意味着他对现实的彻底超越与内心的坚定。九溟,深海,象征着深远的未知与挑战,诗人以之为隔阂,强调了自己与世俗的决绝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德追求、内心自由与世俗束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艰难中坚守自我、超越尘世的决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次韵耿时举、王直之夜坐

庭叶翻翻闹,灯花粟粟穠。
关山千里鴈,风雨满城钟。
陇上新登谷,江头旧熄烽。
今年吾计得,安稳读三冬。

(0)

次韵汉卿舅腊梅

湘袂朝天紫锦裳,光风微度绛霄香。
寿阳信美无仙骨,空把心情学澹妆。

(0)

次韵李子永见访二首

混俗休超俗,居家似出家。
有为皆影事,无念即生涯。
莫觅安心法,翻成捏目花。
作糜须毂粟,千劫漫炊砂。

(0)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
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0)

次韵朋元、正夫夜饮

歌豪仍作家,弈胜岂徼幸。
莫嗤老非少,乃尚可以逞。
玉瓶引杯长,政尔寒漏永。
二三文章公,共此银烛影。
陈卿得秀句,刘郎一笑领。
羸骖兀残梦,乘坠恍难省。
晓枕讧更潮,俱堕无何境。

(0)

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术

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诘。
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
幽人爱臞儒,药鼎荐珍物。
绝粒谢烟火,耘苗换肌骨。
摩挲莱芜甑,尘生不须拂。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