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发沁园春.小春见梅》
《花发沁园春.小春见梅》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花发沁园春

薄暖轻寒,去春还远,绮窗又见春色。

纤红吐秀,小碧衔妍,略约去年风格。年时记得。

花落后、时时相忆。

恰开也、又说花枝,撩人春恨如织。问讯瑶台咫尺。

算何郎韶颜,一见还识。

帘深贮艳,槛曲移香,何处好春消息。花前小立。

应胜似、无端寻觅。

便三点、两点春光,此时多少怜惜。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初临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梅花的绽放。"薄暖轻寒,去春还远",写出了早春时节微凉而带有几分料峭,暗示着春天的脚步尚未完全到来。"绮窗又见春色",透过窗户看到一抹春意,引发对去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纤红吐秀,小碧衔妍",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梅花娇嫩的红色花朵含苞待放,小巧的绿叶点缀其旁,展现出梅花的娇艳。"略约去年风格",表达了词人对去年梅花风采的怀念。

"花落后、时时相忆",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深思念,即使花已凋零,记忆犹在。"恰开也、又说花枝,撩人春恨如织",描述了梅花盛开时带来的春愁,如同繁密的丝线一般缠绕人心。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瑶台,想象那里韶华依旧,一见倾心。"帘深贮艳,槛曲移香",通过描绘室内的情景,暗示了梅花香气四溢,引人向往。"何处好春消息",表达了对春讯的期待和寻找。

最后,词人在花前驻足,认为欣赏眼前的美景胜过无目的地追寻。"便三点、两点春光,此时多少怜惜",表达了词人对眼前春光的珍爱和怜惜之情,流露出深深的春天情怀。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古别离四首·其四

日落长亭晚,郎行妾独返。

春草妾不如,送郎千里远。

(0)

杂忆二首·其一

海外当年说甲兵,闾阎鼎食复钟鸣。

春藏华屋神仙艳,月入兰房梦寐清。

乡里尽多冠盖族,楼台时有管弦声。

岂知今日东西廨,憔悴机、云弟与兄。

(0)

喜迁莺.献堂送其二子留学东京,填此阕赠行

男儿努力,第一是须念寸阴尺璧!

株守生涯,穴居天地,终古昂头何日?

世上伊凉换谱,万事拘墟不得。

最堪惜,惜磨牛步步,不离陈迹。

眉白,吾小陆濯足沧浪,明日蓬山客。

老凤将雏,小龙抱宝,万里乘风快极。

桃李移根上苑,容易成阴结实。

目先拭,看双珠还浦,光能照国。

(0)

西湖图录二·其二

闻说杭州胜颍州,平湖千顷净如秋。

东坡到处留新话,西子何年忆旧游。

十里荷花迎画舫,六桥杨柳送鸣驺。

摩挲老眼丹青里,惆怅天堂负白头。

(0)

置堠岩

泠泠岩上水,滴滴出云根。

境野烟霞寂,林深鸟雀喧。

幽龛留藓迹,怪石长苔痕。

归路逢樵叟,濛濛夕照昏。

(0)

雨中寄勾溪

冥冥稻花雨,漠漠野云秋。

飒响悲黄落,丝飞乱白头。

乍于灯下细,偏傍枕边稠。

累月宁苏旱,愆时却送愁。

湿萤仍草莽,迷鹤独林丘。

天地非无为,江湖可散忧。

积阴霾御气,深淖阻宸游。

忍冻吾庐足,啼饥比屋侔。

自非原宪病,谁是子桑俦。

颇忆钓鱼伴,孤吟蘅杜洲。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