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闇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闇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描绘了一个清凉宜人的夜晚景象,禁掖指的是皇宫旁边的地方,而新月则是秋天刚刚露面的那轮圆月,给人以宁静与洁净的感觉。接着"夜半秋闇来,万年枝袅袅"表达了深夜里秋意渐浓,万年枝头上的树叶在风中摇曳,显得有些萧索。
接下来的"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描写,炎热与凉爽交替着季节的更迭,而钟鼓声此起彼伏,穿梭于黎明和黄昏之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
中间部分"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表露了诗人对于遇到圣明君主时,深感岁月匆匆而自己力量微薄,难以报答这份恩泽的忧虑。紧接着"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则是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表达,即便是简单的饮食也未必能带来满足,更不用说那些华丽但空洞的装饰了。
最后几句"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简单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冠盖指的是官帽,栖野云则是比喻自己隐居自然之中;稻粱养山鸟表明了他以最基本的物资来维持生计。量能私自省,是诗人在反思自己的能力与所得之间的关系,他觉得虽然他的生活简单,但所获得的精神满足已经不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则是说自己的官职虽不高,但已然知足;年龄虽已过半百,也并不感到短暂或可惜。最后一句"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不知满足、永远贪婪追求的人的疑问,他们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无尽的欲望呢?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超脱红尘、淡泊明志,同时又不失对生命价值深刻理解和自我反思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