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五稔》
《答李五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李五聪明近无比,示我奕诀有精理。

自来奕数准图书,图生书克相表里。

神尧作奕教丹朱,与羲画卦形神似。

李五之奕今国手,京师让人恒九子。

以吾学易知象数,画前所得惟心耳。

君今久不事楸枰,天地杀机从此止。

易尚生生造化心,以视围棋殊不尔。

吾儒用阳老用阴,变诈岂足为纲纪。

君今所学在至诚,大经大本期无倚。

闭户静观天与渊,化育定知所终始。

时时讲习有罗胡,阿兄亦契中庸旨。

袒跣莫复争摴蒱,半日读书半隐几。

况汝歧黄术亦精,为医岂惜居廛市。

谁道仙人有玉壶,玉壶于我亦泥滓。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李五稔》。诗中屈大均与友人李五稔探讨了围棋与易经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哲学思想。

诗的开头提到李五稔展示给屈大均的围棋技巧,指出围棋的规则与易经的原理相辅相成。接着,引用古代典故,如唐太宗李世民教授儿子李丹朱下棋,以及伏羲画八卦与周文王作易经的关系,强调围棋与易经之间的内在联系。

屈大均自述自己通过学习易经理解了象数之道,而对围棋的理解则仅限于内心感悟。他提醒李五稔长时间不参与围棋活动,意味着围棋中的“杀机”(即竞争与策略)将不再存在。然后,他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生生”原则,认为这与围棋的策略性不同,更侧重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变化规律。

屈大均强调儒家思想中“用阳”、“用阴”的概念,反对使用欺诈和权谋作为行为准则。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真诚和遵循大经大本,不受外在依附。他鼓励李五稔闭门静思,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领悟宇宙的奥秘,并通过与罗胡等人的交流,深入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

最后,屈大均以“仙人有玉壶”为喻,表明即使拥有高深的技艺或知识,也应保持谦逊的态度,不应自视甚高。他将“玉壶”比作“泥滓”,强调了知识和技艺的价值在于其实际应用和社会贡献,而非个人的炫耀。

整首诗展现了屈大均对围棋、易经以及儒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李五稔的关怀和指导,鼓励他在学问和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登楼

二月春方好,登楼望欲迷。

关情山簇簇,馀思草萋萋。

小浦依林曲,长天向水低。

乡心正无限,恰恰一莺啼。

(0)

游吉祥登棘庵别业

屋在瀑泉西,看来眼转迷。

松风清飒飒,秋日正凄凄。

海鸟和涛望,山鼯隔水啼。

何须更飞锡,祇此是曹溪。

(0)

山居即事·其六

拂石玩林壑,凛然天欲秋。

竹风连野色,舍影漾江流。

碧嶂云初合,遥峰雨半收。

山居自清绝,不梦世间游。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十一

即看青女夜飞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露重冰清风日暖,人间一味有真香。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五

月榭风亭绕曲池,野梅千树压疏篱。

暗香别有关情处,独倚栏干默自知。

(0)

我诗

亡国之音怨有思,我诗如此殆天为。

欲穷世事传他日,难写人间尽短诗。

习苦蓼虫惟不徙,食肥芦雁得无危。

伤心群贼言经国,孰谓诗能见我悲。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