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五祖》
《赞五祖》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四言诗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

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开篇即以“浊港”喻指世俗的烦恼与困惑,而“转身”则象征着从迷惘到觉醒的过程。"破头印法"则是对传统束缚的突破,暗示了寻求内心真我、超越表象的修行之路。

"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五叶"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五种状态或层次,"芬芳"则寓意着这些状态在修行中逐渐绽放的美好。"千徒杂踏"描绘了众多修行者在道路上的纷繁景象,既表现了修行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也暗示了修行路上的挑战与考验。

"于秀于能,谁离谁合",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修行的内在过程。"于秀于能"可以理解为在修行中展现出的才华与美德,"谁离谁合"则涉及到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者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禅宗中“无我”、“空性”等核心理念的深刻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思,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奥义,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自由与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杂诗二十七首·其十八

飞去莺儿黄一点,压低梅子绿团枝。

钩窗捲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

(0)

哨遍.东坡采归去来词作哨遍,音调高古。双溪居士括赤壁赋,被之声歌,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0)

临江仙.明远楼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佳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0)

秋夜宿学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0)

兰江

波翻雪浪养云涛,亭压兰江意气高。

楚国兴亡何处问,佩兰人去有离骚。

(0)

琼林苑应制

凤跸出重城,宸游顺物情。

槛花红蕊盛,苑树绿阴成。

雨过池塘静,风来殿阁清。

乐和尧酒满,千载乐升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