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九折。正我问青天,君歌白雪。
吞吐江潮,低徊画艇,分写吟笺几叶。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
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悲咽。
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
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
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
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
回肠九折。正我问青天,君歌白雪。
吞吐江潮,低徊画艇,分写吟笺几叶。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
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悲咽。
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
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
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
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
这首《喜迁莺·江口有感和章无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开篇“回肠九折”,以九曲回肠的形象比喻内心的复杂情感,引出对青天的追问与白雪的歌唱,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哀婉的氛围。接着,“吞吐江潮,低徊画艇”描绘了江面的壮阔与行舟的悠然,通过“分写吟笺几叶”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的细腻情感。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两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伤感。“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则将思绪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借古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既有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深思。
“悲咽。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情感,通过“吊古留题”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对过往的缅怀。接下来,“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几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仿佛在呼唤着那遥远的初月,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最后,“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更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而“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则以具体的场景结束全词,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暗示了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情感时,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或评价。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