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海道中书怀·其二》
《临海道中书怀·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

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

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

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

(0)
翻译
儒生不懂得变通,只知朗诵过时的言论。
当世人对此已司空见惯,以嘲笑和戏谑的态度对待。
江水滚滚东流,一去不回头,何时才能重现虞舜时代的繁荣?
祭祀用的死羊确实无用,但礼仪的精神或许还能留存。
注释
儒生:指儒家学者,重视经典学习。
变:变化,适应时代。
陈言:旧有的、过时的言论。
熟见之:常见,熟知。
嬉笑:嘲笑,戏谑。
排拫:排斥,嘲笑。
江流:江水,比喻历史潮流。
虞轩:虞舜时期,古代理想社会的象征。
饩羊:祭祀用的死羊,象征形式主义。
诚:确实,实在。
傥:或许,也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经典的执着和现实中的冷漠态度。"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表达了儒家学者们对传统知识的坚守,但这种坚持已变得狭隘和陈旧。"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则是社会上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对这些旧有的东西不再重视,甚至以此为笑谈。

诗中的“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用自然景物比喻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历史的难以重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度的无奈和怀念。"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则是说尽管祭祀之羊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那种尊崇传统、保持礼节的精神依然可以保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传统价值观被边缘化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通过这种表达,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无力感和时代变迁带来的悲凉情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西陵绝句·其一

会稽行在隔江头,不把杭州作帝州。

故老莫论千载事,年来吴越几春秋。

(0)

吴苍远邀过野竹居

老叟卖茶处,麦田飞野鸡。

篱边江岫近,屋后竹林低。

过雨阴如水,闻雷笋出泥。

山泉煎欲熟,入座听莺啼。

(0)

远游诗·其二

纷纷花柳映沙堤,岂有千金购马蹄。

痛哭江陵张相国,孤坟犹在洞庭西。

(0)

游仙诗六首·其四

回首空城一掬灰,谁知白骨是仙才。

辽东城郭非如故,何不丁仙更一来。

(0)

柳枝词

汴水东来欲下迟,千条依旧袅金丝。

萧娘流落宣华死,当日春风为阿谁。

(0)

村居秋怀即事·其一

空山寂寞野人家,巷古溪深静不哗。

屋角老槐飞败叶,庭中寒蔓引秋瓜。

霏微菊畔茶烟冷,宛转桥头竹径斜。

晚有邻翁鸡黍约,一尊溪上醉秋霞。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