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跃天衢卧寂寥,碧潭流溢海山腰。
埋藏头角虽多日,鼓动风雷在一朝。
既若有心成变化,岂能无意泽枯焦。
神踪许为苍生起,愿击香车上九霄。
未跃天衢卧寂寥,碧潭流溢海山腰。
埋藏头角虽多日,鼓动风雷在一朝。
既若有心成变化,岂能无意泽枯焦。
神踪许为苍生起,愿击香车上九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求雨心情,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渴望。"未跃天衢卧寂寥"表达了天空阴霾、乌云密布的景象,而"碧潭流溢海山腰"则是对山谷间水流汇聚成河,充沛有余的生动描绘。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天气的干旱和大地的渴望。
接着的"埋藏头角虽多日,鼓动风雷在一朝"则传达了诗人对雨水的迫切期待,即使隐藏着的云头(指积蓄的云气)已经有许多天了,但愿意通过某种方式激发风雷,以带来及时雨。这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中力量转换的理解和想象。
"既若有心成变化,岂能无意泽枯焦"表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期望,意思是既然有愿意改变乾旱局面的决心,又怎能不希望天降甘霖以滋润干涸的大地呢?
最后两句"神踪许为苍生起,愿击香车上九霄"则更具象征性。诗人通过设想神迹出现,以此来唤醒自然之力,使大地回春;而"愿击香车上九霄"则是对天界的祈求,希望乘坐香气如云的仙车直达高空,以实现求雨的心愿。这里既有诗人内心的虔诚,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祈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雨水的迫切期待,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客情眷佳节,理棹泛江阴。
遥波澄夕霁,霞彩媚枫林。
城阙霭暮光,长烟引岖嵚。
芳甸散兰息,高树噪栖禽。
皦皦河汉辉,脉脉双星临。
眷恋隔年思,嬿婉今夕心。
泠泠仙风过,时闻清吹音。
曾楼设华宴,皎月堕芳斟。
明镫粲飞阁,列坐理瑶琴。
纤纤素手弹,凄凄《白头吟》。
繁华当此夜,欢乐轻千金。
如何穷达士,独抱忧思深。
即事感我怀,慨然念古今。
悟彼山阿人,玄默诚可钦。